朝中的官员争吵得很厉害,既有人支持杜中宵,也有人支持文彦博,不相上下。从杜中宵北上开拓河曲路开始,这几年宋朝军队连战连胜,去年更是灭了契丹,主战派人数大涨。不过连年战争,花费十分浩大,也有很多官员主张缓一缓。</p>
赵祯自己,当然是不希望对契丹服软。不过,他心里清楚,现在朝廷手中兵马,也实在不到与契丹大战的时候。这次禁军整训,是赵祯全程参与,心中明白整训的重要性。听杜中宵讲了一年军事,也不再是那个对战事一窍不通的时候。只要再有两三的时间,就可以有把握对付契丹,实不要想生事。</p>
想了一会,赵祯起身,又到桌边看地图。一年学习,现在的赵祯已经大致知道,从地图上估计战事的方法。地图上有多少条路,每条路大约可以支撑多少军队,要多少时间,总有一个规律。甚至于多少军队,展开能防守多宽正面,部队行军速度,多少军队可以完成合围,都心中大致有数。</p>
指着地图,赵祯对李璋道:“河北路的防御,西边是保州,东边是雄州。保州后边是真定府,雄州后边是河间府。只要守住了这四个地方,契丹便就没有办法。如果有二十万兵马驻防四州,契丹纵然是举国之兵,也不怕它。可现在,只能挪出十万兵来,着实让人烦恼。”</p>
李璋道:“若依杜太尉所说,调张岊一军到河北路,则有十五万人。再加上现有的禁军,倒也不怕契丹南来。如果铁路修得快,在冬季之前修到雄州,就更加不怕了。”</p>
赵祯摇了摇头:“有两个难处。张岊一军在西域,如果调回河北,万里调军,前所未有。至于修铁路,中书已经算得清楚,冬到最多只能修到保州,雄州是到不了的。如此保州和雄州之间,一二百里,足够契丹人南下。只要让契丹军队来去自如,朝廷就难保颜面。”</p>
当然不只是颜面,而是契丹和宋朝的攻势在何方。如果契丹人证明,他们可以在宋朝来去自如,对宋朝就是非常大的打击,年初的胜利万果化为乌有。</p>
李璋不敢吭声,站在那里不说话。</p>
看了好久,赵祯道:“此事实在重大,不可轻下决心。这几年连战连胜,一有败绩,怕就是要动摇人心。庆历年间,与党项战事连连不利,最后只能议和。整整数年,朝臣无人敢言战。杜中宵到河曲,几年间打了这么多胜仗,才把心气提起来,不可轻废。”</p>
说完,赵祯转过身,对李璋道:“回去之后,你多派人手到雄州一带,打探消息。记住,南逃的百姓不要管他们,重点在契丹应对。如果知道他们会来,从哪里来,许多事情就不同。”</p>
第170章 地震</p>
涿州官衙,知州杨绩与知易州耶律颇的相对而座,议论着最近的形势。</p>
谈过一些杂事,耶律颇的道:“听闻最近涿州治下百姓,有不少逃到宋境,躲避差役。知州,此等事有失朝廷脸面,要妥善处置。”</p>
杨绩道:“年初宋人夺了朔州,兵势极盛。为防宋人从河北路北上,才役民修城。可恨那些小民懒散惯了,相约一起过河,逃到了宋国境内。我已行牒雄州,让他们把逃民送回来,只是没有回音。”</p>
耶律颇的点头:“年初宋人胜了一场,不比从前。雄州知州马怀德,多年从军,积功而迁,不是一般人物。人逃到了那里,想让他们还回来,只怕是不容易。”</p>
杨绩饮了杯茶,叹气道:“是啊,从马怀德回信来看,是没有还人的意思。年初输了一仗,长了宋人志气,不比以前好说话。若是没有兵马威吓,宋人气炎只怕越来越高。是以请知州来,合两州之力,待秋后时候,秋高马肥,南下吓宋人一吓。”</p>
耶律颇的喝着一茶,一时间没有说话。涿州和易州是前线,驻军颇多,两州合力,一两万人不难凑出来。不过,对面的宋军也不少,如果不能够抓住空隙,被宋军围住就麻烦了。</p>
见耶律颇的不说话,杨绩道:“此事我会上奏留守,知州不必为难。对面宋军颇是不少,只有我涿州兵马,做不得此事。只有两州合兵,才能打宋人一个措手不及。”</p>
耶律颇的道:“措手不及?我已听说,宋人正把河东路的刘几一军,调到河北路来。如果他们到了雄州,岂是两州兵马可以去撩拨的?知州,宋人调兵遣将,在南边聚集重兵,不是我们两州可以对付。”</p>
听了耶律颇的的话,杨绩有些泄气。自己也已经听说,刘几大军即将到河北路,前锋已经出发。只是不知道刘几驻军哪里,如果在雄州,还真无法过河。</p>
沉默一会,杨绩叹了口气:“此次若是不能给宋人教训,只怕后边会变本加厉。上个月逃到宋境的百姓虽然不多,不能追回来,就怕其他人有样学样。”</p>
耶律颇的道:“此事不必硬来。可以行牒宋人,他们不还,我们也会招诱他们的百姓。”</p>
杨绩摇了摇头道:“知州,宋人并不在雄州收赋税,怎么招诱?为了身赋税,也只有我们的百姓逃到那里。更不要说,此事处置不好,秋税南岸的百姓交不交,都还不好说。”</p>
“怎么可能不交?”耶律颇的摆了摆手。“雄州的两输户,已经有数十年,宋人都没有说什么。之前重元之乱,已经打了五年仗,能不动兵还是不动兵。”</p>
杨绩听了,只是喝茶,也不说话。耶律颇的这话说得好轻巧,逃的是自己治下不百,不是易州,他当然可以看热闹了。如果不把百姓要回来,自己怎么交待?更不要说,要防宋人北来,城必须要修,以后的差役少不了。如果一有差役,百姓就逃到南岸,自己这知州还怎么当?</p>
析津府与宋朝相邻,又是契丹钱粮银绢的重要出产地,是契丹的重地,驻军众多。不过在前线的涿州和易州,驻军只有不足三万人,并不太多。与宋朝相比,契丹人在前线布置的兵力相对较少,他们的脱产常备军数量也不多。占优势的,是游牧民族可以快速扩充的军队。</p>
所以宋朝打契丹,在前期往往可以得到优势,进展顺利。但契丹一旦充分动员,就会有源源不断的军队从草原涌来,越打越难。相应的,契丹进攻宋朝,往往前期势头很足,一旦被守住,进入了相持阶段后,契丹人不能持久。</p>
杨绩想对宋朝进行军事报复,仅靠涿州和易州是不行的,最少要得到南京留守的支持。现在南京留守是耶律洪基的堂伯父谢家奴,汉名耶律宗允。他长时间驻守各地,前几年留守南京,支持耶律洪来重元之战,极得信任。打了五年仗,想让他同意对宋用兵,可不是容易的事。</p>
喝了一会茶,杨绩道:“若是宋人执意不归还南渡之民,于州事不利。此事我会上报朝廷,等朝廷定夺吧。年初因为萧革叛投南国,已经失了朔州。如果此次再对宋服软,难服众心。”</p>
耶律颇的道:“打了五年仗,国家已疲惫不堪。不管怎样,要忍耐几年,等民力渐复,才能与宋争一时短长。这五年来,析津府出粮出人,经不起折腾了。”</p>
杨绩道:“秋冬时候,瞅准时机,到宋境打一番草谷,又有何碍?又不是与宋开战,哪里会影响地方什么!据我估计,有两三万人,一个月的时间,到宋国走一来回,看宋人还嘴硬!”</p>
耶律颇的摇了摇头:“两三万人去了,一个不好,被宋人拦住怎么办?又或者回来了,宋朝大军追来怎么办?那个时候,再说没有开战之心,宋人会相信吗?”</p>
听了这话,杨绩噗地笑出来:“知州,宋人难道会追过拒马河?不说他们没有能力深入,若是过了拒马河,就是与本朝撕破脸了。那个时候,每到秋冬,兵马南下打草谷,宋人如何应对?”</p>
耶律颇的淡淡地道:“莫要忘了,年初在朔州的时候,宋人已经撕破脸了。现在不比以前,宋人战力不弱,岂是本朝兵马想去就去,想走就走的?”</p>
杨绩撇了撇嘴,明显不信。年初在朔州的战事自己也听说了,那是大军灭了重元,强弩之末,宋人才捡了个便宜。如果契丹聚集大军,纵横来去,看宋军还能够那么耐打。</p>
耶律颇的摇摇头,也懒得与杨绩争辨。端起茶来,正要饮茶,突然一阵剧烈的摇晃,天旋地动。急忙紧紧抓住桌子,才勉强稳定下来。</p>
一边的杨绩猝不及防,猛地从座位上摔下来,滚在地上。</p>
“怎么回事?突然天旋地转!”耶律颇的一边抓着桌子,一边对上的杨绩急喊。</p>
杨绩吓得魂飞天外,急忙爬起来,只觉地摇得厉害,怎么都站不稳,又跌了一个趔趄。在地上爬了几步,杨绩使劲抱住旁边的柱子,惊得一动不敢动。</p>
过了也不知道多久,外面士卒跑进来,高声道:“知州,突然地震,还请速去外面躲避!”</p>
杨绩和耶律颇的这才知道发生什么,由士卒扶着,快步出了官厅。到了外面,才发现附近有房屋已经倒塌,还有躲避不及的人,在那里悲惨呼救。</p>
耶律颇的看了看四周,对杨绩道:“天降震灾,不是好事。知州,三思而行!”</p>
第171章 主战</p>
析津府地震的消息迅速报到开封,中书下令免遭灾的州县租税。紧接着,皇帝下德音,赦免河北路的罪囚。受震灾影响最严重的契丹,同样免了析津府的赋税差役,涿州停止了修城。</p>
正在争论该不该接受南逃契丹百姓的宋朝群臣,因为契丹免了差役,朝堂再次发生争吵。</p>
下了朝,杜中宵只觉得脑袋嗡嗡作响。刚才朝上吵得一团糟,比菜市场还热闹,杜中宵都记不起自己说了些什么。谏官龚鼎臣和贾黯坚决认为震灾之年,上天示警,不可动兵。要把契丹百姓还回去,与契丹交好。杜中宵带头反对,吵得天昏地暗。</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