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古人看到我的日常后

第128章 土木堡(三)

【1449年7月初,瓦剌骑兵分为4路,从4个不同的方向朝大明发动了进攻。 其中第一路攻击辽东,第二路攻击甘肃,第三路攻击宣府,最后一路由也先自己统领攻击大同。 由于也先这一波属于偷袭,明军没有太大准备,前线被打的败报频传。 这时候的大明皇帝朱祁镇已经20多岁了,他不仅不英明,还是个糊涂蛋。 文武百官的话一概听不进去,对自己身边贴身太监王振的话却百依百顺。 各方败报传到北京后,朱祁镇不断问王振应该怎么办。 王振就说:这好办啊,您直接御驾亲征不就行了吗! 您看看您太爷爷祖爷爷哪一个不是从尸山血海里杀出来的,就您这头顶这么厉害的光环,吓也能把蒙古人吓死。 况且凭臣对您这么多年的了解,别人行的事,你上你肯定也行!】 (主角登场) (《吓死》) (朕,留学去啦) (一个遵循祖制的决定) (壮士一去不复返) (普信男朱祁镇[赞]) 【王振为什么敢冒着风险出这个馊主意呢,当然是为了保护他神圣的私有财产。 王振是蔚州人,多年来搜刮的财物大部分都送回了老家购置产业,蔚州临近大同,如果大同失守了,蔚州也就难保。 他怂恿朱祁镇御驾亲征,就是以公谋私,保护他多年收刮来的民脂民膏。 无知的朱祁镇信了他的鬼话,跟文武百官宣布自己要御驾亲征。 然后大臣们就劝,说您老还是歇着吧,这事武将去就行了。 但堡宗不听,非要去。 我大明皇帝的光环,吓也能吓死瓦剌人。都别劝了,我非去不可! 1449年7月16日,堡宗和王振率领50万大军从北京出发——实际上只有20万,为了唬人才说的50万。 毕竟从朱祁镇说要亲征到出发,这才几天,哪能那么快就组织50万大军。 说到这,大家有没有发现一个问题。 7月初瓦剌进攻,7月16日朱祁镇御驾亲征。 这其中还要抛开信息传到北京的时间、朱祁镇和大臣商量的时间、大军组织准备的时间…… 是不是太着急了点,忘了啥事儿? 俗话说,兵马未动粮草先行。打仗的人也是要吃饭睡觉的,这就必须准备好粮食、帐篷,还有铠甲、兵器、马匹。 这都是要保养的。换句话说,打仗打的就是粮草。后勤没有充足的粮食,士兵总不能吃草吧。 士兵要是都吃草了,哪还有劲去打仗? 朱棣每次远征都会征用大量的民工、牛马车辆。并设置专门的运粮队,一准备就要准备好几个月。 那王振统领20万大军出发,准备用了多长时间呢? 不到5天。 王振可不是想学希某人打闪\/电战,他压根啥也不懂,觉得只要人多就一定能赢。 自己有20万人,也先只有2万人,优势在我~ 就算是20万头猪,你让瓦剌人抓也能累死他们,更别说是20万精锐,一人一口唾沫,那就是一条河!】 (血压上来了) (幸亏没带50万,不然都送了) (闪击瓦剌) (闪电站准备了很久的,后勤也充足) (希儿来说不定能赢) (《优势在我》) —————— 朱棣气的一脚踹翻桌子。 这太监真是好大的胆子,敢这样怂恿皇帝。 朱祁镇也是蠢如鹿豕,一点自己的判断力没有,会打仗吗你就敢上! 5天啊,这么大阵仗出发,就花了5天准备?! 还吓死瓦剌,你这是要吓死大明吧,混账玩意儿! 一个打仗向来是冲在前头的马上皇帝,没想到有一天,听到“御驾亲征”这几个字,竟然会让自己万目睚眦。 …… 李世民摇头,奸佞在侧,还这样得皇帝信重。 一个没吃过苦头娇生惯养的天子,把打仗看作游戏,战前准备如此仓促。 尽管还没出发,李世民已经对这场战事的结果深感不妙。 不过,哪怕这样,身经百战的李世民想破脑袋,如何也不明白,几十万到底能怎么输。 好歹也是20万精锐啊,哪怕再如何荒唐,起码也得是个平手吧? 这些昏君真是昏的花样百出,没一个重样的,究竟是怎么回事! …… 听着这样的描述,各朝武将们简直浑身难受,5天能干什么,带着这么多人,统筹都得花费许多时间。 更何况皇帝也跟着,还得多费心思去保护,这让人怎么安心打仗,好好的京城不待,非得跟过去添乱! …… 刘彻眼都红了,20万精锐啊! 这么富裕的仗,打2万人都打不过。 这个皇帝是不是脑子有什么问题,这么多人,估计整个国家大半的将士都出动了吧,这样轰动,你就准备了几天? 那也先可是分四路进攻,这么多人跟着朱祁镇走了,其他三路又是如何安排的? 认真的吗??? 不想要这些兵送给朕啊,暴殄天物! 霍去病眉头紧皱,这简直就是儿戏。 不过这闪电\/战是个什么打法。霍去病喜欢打快战,打奇袭,对于后世形容的闪电\/战,但是生出八分的兴趣。 …… 【出发后路上也不顺利,正好赶上大雨,道路泥泞,行军困难。 8月初大军到达大同,各路的军报纷纷传来—— 瓦剌各路人马都已经打进了长城啦! 大军的归路有被切断的危险啦! 洋河的明军全军覆没了,顶不住了啦! …… 听到这些消息后,王振和朱祁镇都慌了。 这不对劲,不是说瓦剌就是一个软柿子,随便一捏就爆了,怎么这么猛呢?! 不行,赶紧退兵! 这时候,大同副总兵郭登就向朱祁镇建议,最好向南方撤退,经过紫荆关,回到北京比较安全。 王振一想:这条撤退的路要经过蔚州,蔚州又是我的老家,这要是能把皇帝请到蔚县,让乡亲们看看,老子发达了,那多美妙啊~ 然后王振就对朱祁镇说:“要不你先去我家避避风头。” 朱祁镇当然同意了。 可是走了40公里后,王振又想了想,不行,他在蔚州的土地多,这马上又到了秋收,大军经过蔚州时,万一踩坏了他家地里的庄稼,这怎么行。 还是转向吧,回大同沿着居庸关回京。 嗯,对了,部队再出几千辆车子,去我蔚州老家,把我多年积累的财物都运回来,不然万一被瓦剌抢了怎么办! 由于王振的指挥,几十位将军和几十万大军都已经对他愤怒到了极点,再加上天降大雨,道路泥泞,士兵也没有吃饱,军中怨声载道。 8月10日,大军到达宣府,由于走得太慢,瓦剌追兵已经追上了他们。 朱祁镇派吴克忠、吴克群领兵断后,结果双双战死。 又派朱勇领4万人支援,结果又全军覆没。】 —————— “王振!!!” 朱瞻基瞋目裂眦。 不止他,朝中官员无不愤气填胸。 这个小人,自私自利,为了自己把军队耍的团团转! 不止王振,众人对太子朱祁镇的态度也变了。 身为储君,不顾百官劝谏,偏听宦官一家之言,这能是什么好兆头! 哪怕现在还没发生,但依着天幕来看,他就不是一个能明辨是非的,就算没了王振,来了个张振李振,大明的未来仍是一片阴霾! 这可如何是好,皇上子嗣不丰,除了朱祁镇,只有朱祁钰了…… 【这些人的牺牲给大军争取到了三天的撤退时间,三天后,大军撤退到了土木堡。 土木堡是个重要的军\/事驿站,周围高耸林立,只有几条山间小路可通车马。 此地距怀来县城只有20多里,如果大军能赶到怀来,可据可守。 结果王振这个自私鬼又出来搅局了。 他因为运送自己财物的车子还有1000多辆没到。就打算在土木堡宿营,等车到了再走。 ……这不是扯淡吗?!这地要是被围了,就是死地,跑都没地跑! 次日瓦剌追兵追到,立即包围了明军驻地,还切断了他们的水源。 由于明军走的太急,粮草啥的本身就不足,外加土木堡地势高,挖了好几米也挖不到水。 也先看到明军被围,十分高兴,但又不太高兴。 毕竟他手里的瓦剌军只有几万人,而明军却有十几万。 明军的状态再差,如果他们死战,瓦剌也做不到1打10。 所以他就想了个计谋。 也先挥师撤退,派使者携带书信前来谈判议和,想引诱明军撤离阵地。 这时候,王振载满财物的1000多辆车子已经到达。他的钱到了,那赶紧溜回北京才最重要的。 于是他一面派人随瓦剌使者和谈,一面下令全军迅速南移。 这一来,正好中了也先的奸计。 他先是不动声色,等到明军都在山间小路行进,首尾不能兼顾之时,猛然发动攻击。 这时候,朱祁镇的驻地遭受到了围攻,他身边的侍卫太监纷纷中箭,朱祁镇吓得腿都软了,坐在地上发抖。 …… 最终朱祁镇被瓦剌活捉。 身为明朝皇帝,被俘也就算了,他竟然还去做瓦剌人的带路党。 也先挟持着朱祁镇到宣府、大同城下,并控制朱祁镇要当地守军开城。 软弱的朱祁镇为了自己的性命,居然予以应允。 幸好大同、宣府守将没有真的听令开门。 当时朱祁镇为了令他开城,还与守将拉关系。被守将断然拒绝:“臣奉命守城,不敢擅启闭”。 假如两地守将真的开城,明朝九边防线将全面坍塌,蒙古骑兵将纵横驰骋于华北平原,到时候蒙古重新入主中原绝不是危言耸听。 即使蒙古人占领不了华北,当地也必将生灵涂炭。 其后,瓦剌人进攻紫荆关,仍旧挟持朱祁镇叫门,然而守将同样不应。 朱祁镇说:“只凭天理去。”丝毫不为明朝和紫荆关的命运担忧。 其后,紫荆关被攻破,守将孙祥战死,瓦剌长驱直入冲向北京。 在朱祁镇心中,万千大明将士和百姓的性命,都比不上他自己的性命可以多活一刻。 身为皇帝,他享受了好处,却没有承担起应有的责任,不在乎他的国土是否沦陷,子民是否安全,为了活命不顾一切。】 (绝了) (天子北狩) (瓦剌全日制研究生) (朱祁镇:寇可往,我亦可往) (还有脸活着) (朱祁镇如果战死了,明朝可能还能晚点走下坡路) (朱祁钰就不该接他回来) (叫门这事儿连徽钦二宗都没干过,朱祁镇干了) (也不能这么比,宋那两货没叫门,直接开门了) (说实话,朱祁镇还是挺厉害的。他被绑的地方比朱棣打的地方还远) (我是真不明白,就因为你一个人,害死了几十万明军,而且还都是精锐,堡宗为什么还有脸活着?还好意思回来夺门?批脸不要的家伙。) —————— 洪武,朱元璋人都快撅过去了。 他究竟是遭了什么孽啊! 被告知白发人送黑发人,患难与共的发妻,寄予厚望的长子相继离他而去。 孙子扶不起来,被老四那小子摘了桃子。 他这一颗心啊,被揪紧了往下坠,始终找不到落点。 朱棣当了皇帝,他气吗,当然气。 天幕轻轻松松几句带过,可藩王造反,哪有这么容易。 从古至今,有哪一位藩王能造反成功的? 更何况,他既然下了决心立朱允炆,自然会帮朱允炆解决其他问题。 就这样,竟然还真让老四造反成功了。 这其中,皇家内斗,又得消耗掉大明的多少朝臣将士,好不容易从元末缓过劲来,转眼间又是打打杀杀! 朱元璋有时候都觉得后怕。 这臭小子,他封藩王是为了什么,就是为了防住周围一堆虎视眈眈的外族,结果他还敢往里打,朱元璋能不气吗! …… 生气是生气,但是好像也没有想象中那样的生气。 这还得多亏天幕,让他知道老四干的不错,起码大明是后继有人,朱元璋才能在一堆噩耗中获得一丝短暂的慰藉。 但是!!! 这个后继有人的过程也太短暂了吧!!! 朱祁镇是怎么回事?! 好一个“北狩”,宋朝皇帝没干过的事他都干了,老朱简直不能相信自己的耳朵。 堂堂一国之君,为了为敌军开路,公然“叫门”?! 这小子命可真大,被俘了怎么还不死啊! 咱的大明究竟是造了什么孽啊…… 朱元璋气的都想给朱棣来几下,生了个什么混账玩意儿出来! 对于拒不开门的守将,老朱又能说什么呢。 哪怕朱祁镇是他朱家子孙,可你看看他都干了什么蠢事,况且这鳖孙这么能活,有啥需要担心的,该担心的是咱的大明才对! 朱元璋叹了口气。 这开疆拓土劳民伤财,休养生息吧竟然又全然对外邦漠不关心,忽视其崛起。 为何不能长点心呢!怎么咱老朱家的皇帝是这个模样的,朱元璋抑郁了。 若是他大明的子孙能像汉朝皇帝那样配合完美多好。 怎么偏偏出了一个朱祁镇呢,老朱此刻对汉朝的羡慕之情溢于言表。 他多想拿朱祁镇去换一个汉武帝刘彻啊。 若是可以,孙子重孙他也愿意舍弃,来一个文景武三连组合,他怕是梦里都能笑醒…… 唐,李世民瞠目结舌。 皇帝的下限有多低,他总算是开眼了。 之前宋朝那几个算一回,这次明朝又来了一个。 这样来看,相比于后世这些个“与众不同”的货色,李隆基起码前期还是正常的。 不过这并不代表李世民就能原谅李隆基的晚年那些糊涂行为。 他现在想起李隆基还时不时冷哼几声呢。 相比于李隆基,李世民更担忧的是他儿子李承乾。 未来到底发生了何事,为何是稚奴成了天子,高明怎么了。 身为储君,本身背负的就要比别人更多,更何况后世如此多操作离谱的昏君,看的贞观朝臣们真是紧张不已。 要是一不小心养出了这样的天子,那真真是叫天不应,叫地不灵了! 想到这样的未来大家就头皮发麻。 可未来的皇帝竟然不是太子,这就叫大家有些尴尬,突然不知如何应对,有力气也无处使了。 这时候,多说几句吧,好像也不太对劲。 和太子说君王德行,可天幕预示的未来,太子并不是皇帝啊,这不戳人肺管子吗! 难道要去劝谏晋王李治,疯了吗,这可是挑拨天家关系,几条命够你造的啊! 朝臣们不知所措的空隙,反而让李承乾轻松了些。 大家对待他的态度变得小心翼翼,他心中嘲讽,却又终于能得片刻喘息。 他看着明朝那个皇帝做的荒唐事,面无表情,等听到朱祁钰这个名字,心中才有些波动。 朱祁钰,是那个朱祁镇的兄弟吧,天幕之前提到过的“明景帝”。 又是一个,弟弟比兄长成器的故事啊……

人气小说推荐More+

瞧我把大明朝都弄成啥样了
瞧我把大明朝都弄成啥样了
周宁魂穿到天启年间,作为一名学识浅薄、身娇体弱的小道士,原本是没什么宏图大志的。可他偏偏就遇到了臭名昭着的皇帝奶娘客氏,接着意外走上了一条另类的拯救大明之路。本文以宫廷政治为切入点,站在反派立场来考虑延续大明国祚的可行方案。
立在山峰的太阳
穿越海岛求生,误惹红发疯批大佬
穿越海岛求生,误惹红发疯批大佬
+++++++君弑臣:“红是我的命,君是我的姓,睡你是我命中注定。”原本完成99个世界任务的上官婉儿,准备开始度假生活!谁料在时空旅行中被撕成碎片,系统自降等级带着她来到了一个全民海岛求生世界,并绑定了一个商人系统。作为商人的第一单就是把自己售出去了,开局爆屏红色长发纹身大佬。君弑臣:“shui了,就跑?天涯海角我
猫猫爱吃番茄酱
天道弃我,那便噬天
天道弃我,那便噬天
林无道天生绝道,无法修炼,既然天地弃我,那我便噬天而行,玄幻,单女主,不玩花样,主角不圣母,智商在线
不正经的老登
斗罗:抢夺机缘后,我成就双神位
斗罗:抢夺机缘后,我成就双神位
就因为骂了唐三一句挂逼,温宁穿到了斗罗大陆。还多了一个系统,系统告诉她,有它在,主角的所有机遇都可以抢夺。温宁:想要冰火两仪眼系统:你的温宁:想要海神传承系统:你的温宁:修罗神神只?系统:你的温宁:我承认我之前说话有点大声,以后我就是新的挂逼。开局双生武魂,先天满魂力,被武魂殿和两大帝国争抢,温宁果断选择武魂殿,和
忧郁葡萄干
三国:起死回生,诸侯的噩梦
三国:起死回生,诸侯的噩梦
福布斯百岁大佬过完百岁寿诞当天,穿越到了一千八百多年前的汉末三国。成为了丁原的一个叫贾秦的义子。眼看着丁原被他最为骄傲的义子吕布弑杀,而他却无能为力。好在系统出现,而且很逆天,能够在一定条件下令人死而复生!于是丁原得以起死回生。之后,贾秦凭着麾下强悍的部队,以及便宜老父贾秦的勤奋,令各诸侯颤抖。董卓无法迁都,洛阳,
诸侯的奔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