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古人看到我的日常后

第127章 土木堡(二)

【经过两代猛人经营,明朝出现“治隆唐宋”、“远迈汉唐”的气象,距离复兴盛世的大业只差临门一脚。 明朝的新皇帝说,不玩了。 因为扩张国际影响力要花钱、常年打仗要死人,对国家来说是必须做的事情,可对国内民生来说是负担。 后面的皇帝,不愿意折腾了。他们认为大国尊严已经足够了,应该专注小民幸福。 这么做也没错。 没人愿意数十年如一日的战斗,但凡有条件,谁不想过几天好日子呢。 何况大炮一响黄金万两,连年战争导致明朝财政紧张,人民的生活水平也不增长,大家都有意见。 问题在于,休养生息是尽量不搞大工程,该做的事情还得做啊,对北面还是得留有警惕啊。 比如以前蒙古部落有什么挑衅动作,朱元璋和朱棣马上出征蒙古,用强硬手段维护国家地位,也警告其他部落,千万不要放肆。 现在不一样了。 蒙古做出一些越界的行动,明朝皇帝也不愿意管,爱咋咋地,只要来朝贡就行。 人永远是蹬鼻子上脸的。 一次不管、两次不管、三次还不管……紧接着便是更大规模的挑衅,而随着挑衅的规模越来越大,明朝的影响力也越来越低,这是一个连贯反应。】 (朱棣打的很爽,但确实耗钱) (效仿文景也行,问题是后面你们得出武帝啊!) (不能失了血性) (就是战略收缩) (也不能说错,打这么久,在不刹车,内乱怎么办) (下西洋不是赚钱吗,为什么一直说缺钱) (赚的没花的快吧) (维持本身也是要成本的) —————— 朱棣眉头紧皱,内外都要兼顾,确实不是一件易事。 注重民生没错,只不过光注重民生远远不够,这些后代怎么回事,这么简单的道理都不懂。 怎么着,觉得蒙古已经来朝贡了,没有威胁了,就敢这样张狂自大了?! 那可是前元老家,能打出那么大的地图,凭什么就认为人家会一直乖顺地听大明的话。 汉朝文景休养生息也不忘边防啊。就仗着祖辈厉害肆无忌惮,人家蒙古也曾阔过,身为皇帝怎么就不知道各个角度多想想呢! 朱棣恨铁不成钢,瞪了朱高炽一眼。 朱高炽叹了一口气,那能怎么办,总是得舍出一部分,不能只防外族,民间也得重视啊。 永乐年间发生的起义可不少。永乐七年李法良起义。永乐十年广西莫彦恭起义。十一年武冈起义、婆洞起义、贵州普亮起义。十二年吴者泥起义。十三年四川戎县起义 十四年山西广灵起义。十五年汀州、沙县、嘉兴起义。永乐十六年昌平、靖州。十八年唐赛儿起义…… 全国不可能出现全部的风调雨顺,只要出现天灾人祸,一定会出现饥荒,只要有饥荒,肯定会出现动乱。这些都是要钱要人去解决的。 更何况,全国天灾先不算,朱棣又是下西洋,又是编书,又是几十万人一次的五征漠北。 朱高炽能怎么办,他打仗没他爹厉害,文治这块不得下点功夫。 不过,身为大国,只关注自己是绝对不行的。 维持也是要成本的吗。 要想让大明维持住自己的国际地位,该花的钱还是得花。 那到底,怎么做才能算是良策呢…… 【比如朱元璋和朱棣执政的时候,非常在乎分化瓦解蒙古部落。 打一派必然拉一派,一个部落崛起必然扶持另一个弱小部落,永远让草原维持势力均衡,谁都没有单独向明朝挑战的实力。 这种离岸平衡手才是霸权国家的利器。 现在的明朝皇帝呢,蒙古部落的崛起和衰落,关我屁事,只要他们不来袭击就行。 趁着明朝不管,蒙古彻底失去制衡,有野心的部落领袖开始互相兼并,谋求统一蒙古,成为和成吉思汗比肩的蒙古猛人。 原本蒙古分为瓦剌、鞑靼、兀良哈三部,经过多年兼并战争,瓦剌击败鞑靼和兀良哈,拥立黄金家族的脱脱不花为傀儡大汗,瓦剌首领脱欢做太师,掌握实权。 脱欢死后,也先继承太师宝座,磨刀霍霍。】 (大英:这个我老熟了) (好好好,搞半天是绥靖) (带嘤竟是我自己) (大明皇帝学学带嘤帝国) (合纵连横简直精髓啊) —————— 汉,刘彻:绥靖又是什么东西,这英不是后世的五常,怎么着也犯了和明朝同样的错误。 评论还让明朝去学英呢,后世的英也是有皇室的吧,他们的治理模式到底是怎么样的,刘彻实在是好奇。 不过,有大汉这么个先例摆在前面,后世的明朝怎么不知道学着点。 他们防匈奴可没像明那样三天打鱼两天晒网啊。 果然,还是皇帝不行。 毕竟像他这样雄才大略高见远识的皇帝,真是屈指可数啊。 刘猪猪得意地挺起胸膛。 …… 【蒙古加入朝贡体系是为了经济利益,毕竟蒙古什么都没有,锅碗瓢盆都需要从明朝买,为了更大的经济利益,蒙古朝贡很积极。 大明对蒙古使团始终本着薄来厚往的政策,而且明朝的赏赐是数人头的。 比如来100人就给100份赏赐,来1000人就给1000份赏赐,保证蒙古人不会空着手回去。 于是,蒙古人想尽办法增加朝贡次数,有时候一年有数十批人来北京,而且人数也逐年增加,从开始的几百人增加到2000多人。 大家可以想一下。 几千蒙古人带着马匹和皮货去北京拜见皇帝,皇帝要赏赐十倍的财物,蒙古每年来几十次,那得赏赐多少财物,家业再大也经不起这么折腾。 明朝君臣都烦透了,敢情蒙古人是来套娃的,真当大明朝人傻钱多啊。】 (卡bug刷金币) (梦回宋朝) (百亿补贴) (大明家里也没余粮了啊) (这时候明朝的税\/收和土地兼并已经开始出现问题了) —————— 洪武朝,朱元璋一惊。 土地兼并这么快就出现了?! 咱大明的税收又出什么问题了不成?! 朱元璋恨不得给朱棣抽一顿,败家玩意真敢花钱,按人头来给赏赐。 那蒙古也是,忒不要脸,大明肯给是大明厚道,你怎么还不知满足,可劲的薅呢,呸! 不过这些都可以往后再算账,重要的还是税收和土地。 这两出了何问题,后人你倒是细说啊! …… 【而且也先这小子不讲武德,玩阴的。 来两千人的使团,他敢上报三千。可着大明这头羊死薅羊毛。 关键也先白嫖,朝贡不老实也就算了,还经常反复试图踩踏大明的底线,往自己的使者队伍里塞入了大量的强盗小偷,沿途骚扰居民,祸害百姓。 也先表面上重视与明朝的朝贡往来,在背后小偷小摸暗箱操作,与王振勾结走私兵器铠甲,一心想恢复蒙古帝国的霸业。 而当时的明朝并没有太多人重视瓦剌的扩张,只是对也先白嫖行为十分不爽。 这些大臣中最不爽的就是王振。 为什么王振这个太监会这么不爽呢。因为也先每次来朝贡都会给王振行贿,然而时间一长,大明不重视瓦剌,也先就把这茬忘了。 王振那个气呀,直接命令手下核查使者人数。 人数对不对,王振心里肯定有数。他派人清点蒙古使团人数,按照真实的人数给赏赐,蒙古人说多少没用,这样一来,蒙古得到的赏赐就少了。 另外,蒙古使团是带着马来的,准备高价卖给明朝换钱,结果王振又刻意压低马价,导致蒙古使团没有得到满意的价格。 这么一来一去,蒙古使团只得到预计赏赐的五分之一,类似于原本想赚100万,最后只赚了20万。 消息传回蒙古,也先怒了。 我们给明朝当小弟,不就是为了钱嘛,现在头磕了钱却没有到位,这不是拿人开涮么。 也先为了报复明朝,也为了自己的前程大业,做了一个决定——进攻明朝。】 (就可着明朝使劲薅呗) (这套流程属实是让他们玩明白了) (建议了解下同时也先太师统一蒙古高原各部的战绩和过程是多么恐怖,后期都派儿子去打西域的察哈台了,如果是黄金家族的人,估计带明就危了) (也先两个儿子也厉害,老大征服中\/亚创建了准噶尔汗国) (草原已经开始衰落了。明长城修的锁山闭海,盐铁都给控制住了,没有了资源控制,草原部落打劫维持不了长久实力,但明真的太作死了) —————— 朱瞻基的心不断往下沉。 从天幕开始说起土木堡,他心中就越来越不安。 81年,到他这里,已经离得很近了,再联想起天幕之前对祁镇和祁钰的态度,大概发生了什么,朱瞻基已经隐隐能猜到了。 但他还是不肯相信。 怎么会,祁镇是个好孩子,是他寄予厚望的太子,能做出什么对大明不利之事呢。 当天幕看到这,朱瞻基猛然一惊,蒙古已经发展到这个地步了? 听到王振这个名字,朱瞻基脸色更差了。 王振是明初蔚州的一个落第秀才,略通经书,在私塾教书,后来又做了教官。 或许是认为中举人、考进士这条荣身之路过于艰难,他便在永乐末年自阉入宫,当了宦官。 入宫后, 他颇得朱瞻基喜爱,被任命为东宫局郎,服侍朱祁镇。 结果,现在天幕告诉朱瞻基,他看走了眼,王振竟敢勾结蒙古,还行贿! 自己竟把这种人放到了太子身边! 朱瞻基闭了闭眼。

人气小说推荐More+

瞧我把大明朝都弄成啥样了
瞧我把大明朝都弄成啥样了
周宁魂穿到天启年间,作为一名学识浅薄、身娇体弱的小道士,原本是没什么宏图大志的。可他偏偏就遇到了臭名昭着的皇帝奶娘客氏,接着意外走上了一条另类的拯救大明之路。本文以宫廷政治为切入点,站在反派立场来考虑延续大明国祚的可行方案。
立在山峰的太阳
穿越海岛求生,误惹红发疯批大佬
穿越海岛求生,误惹红发疯批大佬
+++++++君弑臣:“红是我的命,君是我的姓,睡你是我命中注定。”原本完成99个世界任务的上官婉儿,准备开始度假生活!谁料在时空旅行中被撕成碎片,系统自降等级带着她来到了一个全民海岛求生世界,并绑定了一个商人系统。作为商人的第一单就是把自己售出去了,开局爆屏红色长发纹身大佬。君弑臣:“shui了,就跑?天涯海角我
猫猫爱吃番茄酱
天道弃我,那便噬天
天道弃我,那便噬天
林无道天生绝道,无法修炼,既然天地弃我,那我便噬天而行,玄幻,单女主,不玩花样,主角不圣母,智商在线
不正经的老登
斗罗:抢夺机缘后,我成就双神位
斗罗:抢夺机缘后,我成就双神位
就因为骂了唐三一句挂逼,温宁穿到了斗罗大陆。还多了一个系统,系统告诉她,有它在,主角的所有机遇都可以抢夺。温宁:想要冰火两仪眼系统:你的温宁:想要海神传承系统:你的温宁:修罗神神只?系统:你的温宁:我承认我之前说话有点大声,以后我就是新的挂逼。开局双生武魂,先天满魂力,被武魂殿和两大帝国争抢,温宁果断选择武魂殿,和
忧郁葡萄干
三国:起死回生,诸侯的噩梦
三国:起死回生,诸侯的噩梦
福布斯百岁大佬过完百岁寿诞当天,穿越到了一千八百多年前的汉末三国。成为了丁原的一个叫贾秦的义子。眼看着丁原被他最为骄傲的义子吕布弑杀,而他却无能为力。好在系统出现,而且很逆天,能够在一定条件下令人死而复生!于是丁原得以起死回生。之后,贾秦凭着麾下强悍的部队,以及便宜老父贾秦的勤奋,令各诸侯颤抖。董卓无法迁都,洛阳,
诸侯的奔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