哑女的古代生活日志

第45章 林地种植

在营州,农户多种植小麦,很少种植水稻。 营州气候恶劣,夏天湿润多雨,冬天寒冷干燥,虽然有肥沃的黑土地,却并不适合作物生长,农作物的产量也比其他地方低得多。 小麦有耐寒、耐旱、耐涝等特点,深受营州的农户喜爱。 大业朝越往北,种植小麦的人越多。 后世有一首歌里唱道,“我的家在东北,松花江上,那里有满山遍野,大豆高粱,”,虽然营州和后世的北方地区相比,气候差不多,但不知道是不是时代发展不同,目前梁崇还没在营州见到过高粱和大豆两种作物。 农户不选择种水稻也是有原因的,水稻对水分的需求量较高,但大业朝目前的水利设施并不完善。 特别是在营州这样的苦寒之地,四季多旱涝,不具备种植水稻的先决条件。 另外,这个时代的稻种没有经过长期的选育,比起小麦来说,水稻不止产量较低,还难以打理。 加之地里的产出不完全只作为口粮使用,还是农户一年中的重要收入来源。 到了粮食的收割期,会有专人下乡来收购粮食,农民留下自己家一年的口粮后,便可将多余的粮食卖掉换钱。 若是种植水稻,因为产量较低,留足自己家吃的粮食之后,能卖的可就不多了。 所以大部分人还是会选择种植更高产的小麦。 梁崇不同,这两亩田的产出,本就是全部用来做自己的口粮的,且前世梁崇是南方人,日常多用大米作为主食。 她打算两亩田都种上水稻。 不过她没有任何种植的经验,还要去跟村里种水稻的人家取取经。 村里种了水稻的人家,大部分是有许多田地的,才能拿出少部分的地块来种植水稻。 稻田的产出大都用来售卖,自己家并不吃。 这也是因为水稻的售卖价格比小麦高得多,到卖粮的时候,能多卖一点钱。 萨仁大婶恰好就是种植水稻的好手。 得知梁崇的来意,她爽朗一笑,说道,“正好我要开始育苗了,你也不用麻烦了,就两亩地,我这边一起弄完,到时候你拿秧苗过去栽就行。” 梁崇忙向她表示感谢,这样一来,自己也方便许多。 不过水稻并不是只种今年一年,抱着人有不如我有的心态,梁崇认认真真地跟着萨仁大婶学习起了水稻育种。 首先需要对种子进行催芽,因为没有经过选育,大业朝的水稻产量远远比不过后世不说,一亩地需要的种子也更多。 大约十五到二十斤的种子,才能发一亩地的苗。 而且粮种的价格也更贵,寻常用来吃的没有脱壳的水稻是七文钱一斤,种子能卖到十五文一斤。 梁崇按照一亩地需要二十斤的粮种计算,给萨仁大婶塞了七百文钱,多出的一百文,就当做工钱和学费。 不过萨仁大婶只收了种子的钱,直言村里人人都会育种,不值这么多钱。 再说她帮忙也是看在梁崇是自己“侄女”的份上,过于生分她就要生气了。 梁崇只好讪讪的把钱收起来。 萨仁大婶教得很是用心。 水稻种植分为整地、育种、插秧、管护、收割几个阶段。 梁崇的两亩田在土地刚化冻的时候,就请人去犁过了。 现在要进行育种。 用来育秧苗的种子不能直接下地,要先将种子拿到温水里浸泡半天,为种子提供发芽所需要的湿度和温度。 再将种子包起来,放在一个温暖闭光的地方,周围盖上茅草或者稻壳保温,进行催芽。 大约一天的时间,就能看到稻谷里有细小的嫩芽长出来。 接下来便是去田里育苗。 育苗时,需要先筛选好肥沃的土壤,并将里面的石子和大的颗粒挑出来,当作秧苗的营养土。 接着将田起垄,分为小块,整田灌水,将土壤表面全部浸透后,再把水放掉,让田保持在一个湿润的状态。 将田垄扒平,在起好的田垄上盖上一层细细的营养土,再撒上事先准备好的稻种,最后再盖上一层营养土,覆上茅草遮光。 接下来静待种子发芽就成。 到秧苗成型并下地栽种,需要等待一个多月的时间。 育好种,终于得空的村民们又紧锣密鼓的投入到采摘野菜的大军之中。 自从去年杨石头去达州卖了一次野菜干后,今年附近的村庄里,猛然间冒出了好多收购野菜干的商人。 虽然收购的价格有所下降,只有三文钱一斤,但农家赚钱不易,一分一厘都是四处搜刮来的,大家都很珍惜这个赚钱的机会。 梁崇没有去凑热闹。 三文钱一斤的野菜干,想要赚到钱,就必须以量取胜。 目前梁崇的腿虽然恢复得差不多了,但走路还行,若是进行大批量的负重,可能会造成损伤。 所以像这样的重体力劳动活,梁崇基本不考虑。 在大家忙的热火朝天的时候,梁崇却和里正吴正贤再买了两亩林地。 并进山将去年特意剩下的那些黄精挖了出来。 幸好当时剩下的不多,背的时候也不需要怎么使劲儿。 梁崇在尝到了种植的甜头之后,决定以后赶山和种植多线发展。 去年留下的那些黄精也有了正经的用途。 前世一些中药材种植广告打得如火如荼,黄精就是其中的大热门。 梁崇经常能刷到“种植黄精,亩产万斤”之类的广告,所以对黄精的种植过程还略有印象,不过产量肯定不会像广告里的那么夸张。 黄精喜阴,在林下种植最好。 营州林地多,基本不怎么值钱,两亩林地共花费二两银子。 可算是捡了一个大便宜。 梁崇将山里发现的两窝黄精都挖回了家,分成小块。 每个块茎确保有一个芽,并保留少许的根系。 种植黄精一共有两种方式,一种是种子种植,一种是块茎种植。 去年因为腿伤的缘故,梁崇没有进山收黄精种子,所以现在只能尝试用块茎进行种植。 本来梁崇还想雇几个人来帮忙打理一下林地,但能进山的,基本都进山找野菜去了,根本雇不到人,只能自己动手。 特别是在山林里生活惯了的敖古人,是摘野菜的主力。就算以一天打到一百斤野菜计算,晒成菜干也有二十斤,能卖六十文钱。 种植前,梁崇先把林子里的灌木和杂草清理了一遍,将地梳理平整,较密的枝干也修剪了一下。 林地的透光率只用达到百分之五十左右就行。 再在林下起垄,分出种植带。 每个种植带是两米宽。 在栽种前,还需要进行肥料的播撒。 前世的肥料不只有粪肥,还加了磷钾等元素,但因为条件有限,梁崇只制作了简易版。 跟村里的几家人买了农家肥,并拌入草木灰,洒入地里之后,进行翻地,将肥料和土壤混合均匀。 在种植带上挖出一个个小洞,嫩芽朝上,放入块茎,覆土浇灌。 如此,黄精的前期种植工作才正式完成。 后期只要定时进行除草、施肥、疏林、浇水、打顶、掐花就行。 按理说,每亩林地可以栽种三千株黄精,但梁崇害怕密度太大影响生长,自己又没有种植的经验,就直接将数量折半,每亩只栽种了一千五百株。 栽种黄精的时间,一般都是在春季的二三月份,或者秋季的九十月份。 梁崇种的时候正好是春天。 黄精的种植周期很长,至少得等到两至三年以后,才能看到收获。 好处是种植的成本较低,就只是在买地的时候花了二两银子,种植的块茎是进山挖的,肥料钱几乎可以忽略不计。 忙活了大半个月,才终于可以歇一口气。 不过就在这时,那日苏忽然上门告诉梁崇,营州城里,有人在售卖韭黄。

人气小说推荐More+

瞧我把大明朝都弄成啥样了
瞧我把大明朝都弄成啥样了
周宁魂穿到天启年间,作为一名学识浅薄、身娇体弱的小道士,原本是没什么宏图大志的。可他偏偏就遇到了臭名昭着的皇帝奶娘客氏,接着意外走上了一条另类的拯救大明之路。本文以宫廷政治为切入点,站在反派立场来考虑延续大明国祚的可行方案。
立在山峰的太阳
穿越海岛求生,误惹红发疯批大佬
穿越海岛求生,误惹红发疯批大佬
+++++++君弑臣:“红是我的命,君是我的姓,睡你是我命中注定。”原本完成99个世界任务的上官婉儿,准备开始度假生活!谁料在时空旅行中被撕成碎片,系统自降等级带着她来到了一个全民海岛求生世界,并绑定了一个商人系统。作为商人的第一单就是把自己售出去了,开局爆屏红色长发纹身大佬。君弑臣:“shui了,就跑?天涯海角我
猫猫爱吃番茄酱
天道弃我,那便噬天
天道弃我,那便噬天
林无道天生绝道,无法修炼,既然天地弃我,那我便噬天而行,玄幻,单女主,不玩花样,主角不圣母,智商在线
不正经的老登
斗罗:抢夺机缘后,我成就双神位
斗罗:抢夺机缘后,我成就双神位
就因为骂了唐三一句挂逼,温宁穿到了斗罗大陆。还多了一个系统,系统告诉她,有它在,主角的所有机遇都可以抢夺。温宁:想要冰火两仪眼系统:你的温宁:想要海神传承系统:你的温宁:修罗神神只?系统:你的温宁:我承认我之前说话有点大声,以后我就是新的挂逼。开局双生武魂,先天满魂力,被武魂殿和两大帝国争抢,温宁果断选择武魂殿,和
忧郁葡萄干
三国:起死回生,诸侯的噩梦
三国:起死回生,诸侯的噩梦
福布斯百岁大佬过完百岁寿诞当天,穿越到了一千八百多年前的汉末三国。成为了丁原的一个叫贾秦的义子。眼看着丁原被他最为骄傲的义子吕布弑杀,而他却无能为力。好在系统出现,而且很逆天,能够在一定条件下令人死而复生!于是丁原得以起死回生。之后,贾秦凭着麾下强悍的部队,以及便宜老父贾秦的勤奋,令各诸侯颤抖。董卓无法迁都,洛阳,
诸侯的奔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