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过这也不难理解,亲孙子总是比别人的儿子好的。</p>
甄应嘉想着,等到跟皇后熟了,也许能稍稍合作一下。</p>
“康和不错。”皇帝笑道,“他这次出去很是懂事了,还去考了科举,现在是童生了。”</p>
皇后也笑着夸奖自己的亲孙子,“说起来我们家里出去游历的没有五十也有三十了,他倒是第一个。原先您总说御书房里的先生教得好,现在看来的确不错,康和才十七岁就是童生了,放在谁家里都是值得庆祝的。”</p>
皇帝点头,“谁说不是,唉,可怜她死得早。”说到太子妃,气氛一下子又有些沉闷了,“康和这一年是出不得门了。朕还记得当初他出去,是打算一路科举到殿试了。”皇帝想想当初孙子的雄心壮志,不免也有些可惜。</p>
“康和说你在书院里跟他一间屋子住。”皇帝指着甄应嘉,笑道,“他可有刻苦用功,没叫曹福祥帮着他贿赂考官吧。”</p>
甄应嘉知道皇帝是想活跃一下气氛,很是配合的苦笑道:“他身份瞒得紧,真是……”甄应嘉配合的摇了摇头,“书院里上上下下没一个人知道,若不是这次跟他一同上镜,我到现在还不知道。”</p>
其实甄应嘉觉得自己不算得说话,毕竟他以前以为康和是皇子来着,知道他的真实身份,真的是在上京的路上,而且那时候离京城已经很近了。</p>
说着他看着皇帝,有点埋怨道:“明明我还叫山长一声祖父来着,竟是连我也瞒过了。”他一条条列举着,“当初曹公公来青松书院,来回几次都是打着找我的名义。”甄应嘉摇摇头,“唉,康和刻苦用功,当初……我也不免起了争强好胜的心。”</p>
说着他叹道:“若不是看着他日日辛苦,我也不会中了案首。”</p>
皇帝哈哈大笑起来,“你这个案首,也有康和一半的功劳啊。”</p>
甄应嘉赞同的点了点头,看着皇帝苦恼道:“康和身份瞒得紧,竟然无一人识破,也不知道是从哪儿学的。”</p>
皇帝大笑,“这是跟朕学的。不对,他这性子随朕,当初朕去江南,你父亲就没识破,哈哈哈。”皇帝一边笑一边说,“我还记得后来朕黄袍加身回去江南的时候,你父亲的眼珠子都要掉下来了。”</p>
甄应嘉一脸被骗的苦恼,心里却在飞速的回想亲爹留下来的消息,他是什么时候开始收集皇帝的八卦呢?</p>
呵呵,其实皇帝才是被骗的那一个啊。</p>
甄应嘉顿时觉得找回了场子,加入到了大笑的行列里去。</p>
半响,几人止了笑,皇后去给皇帝顺气,装作不经意道:“您这眼泪都笑出来了,好久没见您这么开心了,看来这孩子的确值得您念叨。”说着她丢给甄应嘉一个眼神,“赶明儿要多多宣他进宫才是。”</p>
甄应嘉急忙答应了。</p>
三人喝了俩口茶,皇帝问道:“你这次上京,多住些日子。江南有什么好的,一年到头都湿乎乎的,夏天闷得喘不上气,冬天冷得都生了冻疮。” “哪有这么说的。”皇后看了皇帝一眼,也跟甄应嘉道:“多住些日子。”</p>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