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地对黔首很重要。</p>
那是关系到一家人饱腹的根本。</p>
但不是每一片土地都有大量的耕地来供应每个人的口粮。</p>
河东郡就是一个例子,授田令的推行,在这种少田的郡县又当如何?</p>
这是如今这个时代的现状,也是中原之地成为必争之地的原因。</p>
秦若没有巴蜀的粮食供应,也不可能积累统一六国的本钱。</p>
粮食,就是要做所有事情的本钱。</p>
“县中有这么多商贾,应当不都是运送煤铁的商队吧。”</p>
秦始皇在县府的大堂上开口。</p>
这里比三川郡显得凌乱一些,案上的文书零散的摆放着,有些墨迹还未干透。</p>
县中没有太多的纸张供应,大多还是简牍堆积。</p>
秦始皇细细翻看,随口问了一些路上的见闻。</p>
“有一些是来收购山货的客商,全赖陛下在秋冬之日开放山林,使得黔首也能在百物凋零之后仍旧有一些收入。”</p>
县令神情中是有些感激的,虽然此时坐在末尾,但能够让陛下知道县中如今的一些问题和改变,仍是件好事。</p>
“你关于这些铁匠的安排还是很好的,关中也确实需要不少工匠。”</p>
栎阳旧都的钢铁工室已经初具规模,但这里的煤铁送往关中锻造,终究还是增加了成本。</p>
“臣也只能想到这些,今岁仍旧有黔首冻饿而死,臣请罪。”</p>
直爽的性子让他没有太多的别样心思。</p>
迅速发展的县邑让他整日伏在案牍之间,就算是平日的休沐之日也无法脱离。</p>
本来只有三十多岁的年纪,如今却像个四五十的老头。</p>
秦始皇看着这位勤勉的县令,心中也有一些触动。</p>
大秦的臣吏们并非都是在为自己而辛劳,他们也有济世救民的理想。</p>
百家争鸣的余音仍在,很多人或多或少都是某一个学派的信徒。</p>
这是思想的力量。</p>
原来大秦不只一个喜,还有更多吏员都在为新的大秦而鞠躬尽瘁。</p>
“今日去下矿了?”</p>
秦始皇注意到了那吏员拱起手的黑色。</p>
县令神态有些窘迫,觉得有些君前失仪了。</p>
“臣以为陛下还需几日才能来到县中。……昨日新开的矿坑漏水,很多矿工无法采矿。遂向郡守请命,去了趟矿上。”</p>
问题还有很多,陛下却在此时巡游,让他不得拖延一些事情,人手有限,很多事情仍需要亲力亲为。</p>
好在河东郡守早到,一些事务他代替自己处理了不少。</p>
今日方才处理完矿坑的事情,便有小吏来通知自己。</p>
心中慌乱间,没有将手上脏污清洗干净。</p>
“此事却是臣应允,陛下请责臣御下之失!”</p>
河东郡守能够看出陛下对怀县的重视,对于少田的河东之地来说,是件好事。</p>
一些小的失态罪责自己不能让手下人担着。</p>
万一陛下一个不顺眼,撤了这人,那太行山以东的这片地方便就很难有人听自己的话了。</p>
秦始皇并没有见怪两人的意思,但是有人忙着请罪,倒让他一些勉励话说不出口了。</p>
“事情确实不少。”</p>
秦始皇将手中的竹简放下。</p>
“安邑到此路途漫长,河东郡还分了太行这大片土地,你这郡守也是劳苦。”</p>
陛下言语之中没有责备的意思,河东郡守轻松了一些。</p>
有听到陛下说了河东郡的现状,也不由得吐槽了一下。</p>
“春夏秋日倒还可以,冬日德水封冻,路途确实难行了一些,。往年冬日,臣都难得来巡查河东北境。” “朕在街上说要解决工匠召回的事情,也要解决河东郡治理的事情。”</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