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后娘娘驾到——” 黎夏在城隍庙耽搁了一些时间,待来到将军府外,时辰刚刚好。 陈徳宣听到黎夏的到来,他连忙来到外头迎接。 “为父不知太后娘娘驾到,有失远迎。”他一脸谄媚的看着黎夏。 陈徳宣看到外面来来往往的百姓,在听到黎夏的身份后都驻足在将军府门口,他立即昂首挺胸,心中顿感优越。 以前他一直以为,只有儿子才能替他陈家光宗耀祖。 没想到女儿能被先帝看中,一跃成了皇后。 现在直接荣升为了太后。 这般殊荣可不是家家户户都有的。 黎夏虽然不跟他姓,但她身上终究流的是他的血。 她是他的女儿。 他们可是血脉相连的关系。 女儿出息了,身份高贵。 他这个做父亲的,不就亦跟着脸上有光。 黎夏看着陈徳宣这副嘴脸,不用脑子也能猜到他心中所想。 不就是贡献了一颗种子。 从小到大,他什么都没有付出。 这个时候想的倒美了。 “哀家听闻父亲今日纳妾,特来贺喜。”黎夏敛了敛眸,扯着唇角,皮笑肉不笑的说道。 她对他纳妾的事不感兴趣。 自己今日来,是来拿回属于她的东西。 至于陈徳宣他们一家,黎夏不想和他们有太多的牵扯。 当初他既然能做出结发妻子尸骨未寒之际,就将陈氏带入将军府,让她做了继室。 现在自己选在陈徳宣纳妾之喜的日子,亦将他所行之事还于他。 她也该是时候完成原主的心愿了。 一切都是陈徳宣自作自受。 其实,若要说起来。 自己要对陈徳宣做的事,和他做过的那些事情比起来,那可是小巫见大巫。 过分程度,他是无人能敌。 “太后娘娘还能记挂着为父,为父心中甚慰。” 陈徳宣抬着下巴,像只招摇的孔雀。 他高调的仰起头,仿佛在向周围人炫耀。 黎夏被众星捧月的迎入了府。 “是谁来了?”红莲听到嘈杂的声音,她的视线被红盖头给遮挡了,于是抬了抬手,拉了下身边扶着她的侍女的衣袖。 下人通传黎夏到来的消息,红莲还没来到大厅。 侍女不敢隐瞒,低头恭敬的道:“回姨娘,是将军府曾经的小小姐,如今的太后娘娘驾到了。” “太后?” 红莲闻言一愣,眉头蹙了蹙。 她不是很了解将军府以前的那些事,不过倒是隐约听闻过,陈徳宣确实有一个女儿,入了宫门。 据说将军府的那位小小姐嫁给先帝时,年岁比自己还要小,亦是如花似玉。 如此看来。 哪怕她如今贵为太后,从本质上来讲,她们都是相同的人。 一样为了权势富贵,牺牲身体的人。 没有谁比谁高贵。 只不过她陪的老头子恰好是身份尊贵的老皇帝而已。 她的身份同样是因男人才会被抬高。 黎夏:呕~你别恶心人了,我们可不一样。 “我问你,你要有欺瞒,仔细你身上的皮。”红莲手中绞着手帕,半是威胁的问着身旁的侍女。 “红姨娘,奴婢不敢。” 侍女的肩膀抖了一下,咽着口水回道。 “太后的容貌如何?与我相比,谁更胜一筹?” 红莲挑了挑眉梢,开口询问。 她对自己的容颜一向是非常自信的。 “太太太后……” “嗯?” 侍女双腿打颤,刚想说真话,红莲转动了一下脑袋。 尽管她头上盖着红盖头,侍女仿佛也能感受到红莲目光的凌厉。 侍女舔了舔唇瓣,低着头犹犹豫豫的不敢开口。 红莲蹙眉道:“为何不说话?” “奴婢觉得,自然是红姨娘更胜一筹。”侍女咽着口水,垂下眼皮道。 老话说的好,人在屋檐下,哪能不低头。 自己现在是红姨娘手下的人。 要打要骂,还是要发买,皆在她的一句话之下。 侍女不敢得罪于她。 只好昧着良心,拣红莲喜欢听的说。 红莲挑了挑眉,“算你这小蹄子有眼力见。” “叩叩叩——” “姨娘,吉时已到,姨娘可以前往堂屋拜堂了。” 喜婆在门外敲响了房门。 “红姨娘,奴婢扶你出去。”侍女听到喜婆的声音,悄悄的松了一口气。 黎夏在一行人的簇拥下,来到了高朋满座的喜堂。 “草民见过太后娘娘,太后娘娘千岁千千岁。” “吾等参见太后娘娘,娘娘万福金安。” ……… 宾客们看见黎夏的到来,纷纷起身行礼。 黎夏抬了抬手道:“大家不必拘礼。” 红莲在侍女的搀扶下,也来到了红绸满挂的堂屋。 她一走近,就听到了宾客们对黎夏的奉承。 红莲咬着唇,手中的手帕都被她绞得皱巴巴的。 今日是她的大喜之日,明明是自己的主场。 可现在却因为她是太后,所有的高光都聚集在她的身上了,万众瞩目的时刻也不属于自己。 红莲内心愤愤。 “玉竹姐姐,夫人有事要找小……找太后娘娘。” 府上昔日相熟的侍女找上了玉竹。 陈氏听到府上来报,黎夏来了,她当下就派了侍女过来请人。 她本想自己过来,但一想到她本来就借口身子不适 ,才得以脱身操持陈徳宣的纳妾事宜。 要是在这个时候自己去到了堂屋。 想必红姨娘看到她,肯定会紧抓着不放。 她今日有事要办。 没有时间与她周旋。 所以陈氏就让侍女过来传话。 玉竹点了下头,随即开口询问:“好,我会将你的意思传达。不过,你知道不知道,夫人找太后娘娘有什么要紧事?” “奴婢不知,夫人没有说。” 侍女摇了摇头。 “玉竹,怎么了?”黎夏走了过来。 玉竹回道:“太后娘娘,夫人说要见娘娘,小蝶是过来传话的。” 她指了指一旁的侍女。 “奴婢给太后娘娘请安。” 侍女福身行礼。 “嗯,我知道了。小蝶,你先回去,我晚一会儿会去后院。” 黎夏说道。 侍女点头应道:“是,奴婢告退。” 红莲听到不远处小声的交谈声,她问着搀扶她的侍女:“是谁在说话?” “回红姨娘,是夫人房里的小蝶。”侍女如实回道。 “小蝶?”红莲蹙了蹙眉,“她来做什么?可是找太后?” “是。” 侍女点头。 红莲闻言,垂下眼皮没有出声。 小蝶只是一个丫鬟,她不会无缘无故来找太后。 偏偏还选在这个时辰。 太后一来,她就来了。 尤其小碟还是大夫人的人,她的言行代表的都不只是她自己。 陈氏知道今日是她大喜的日子。 她抱恙闭门不出,谁也不见。 却叫了侍女过来,与太后不知道在交谈什么。 如此举止,勾起了红莲的好奇心。 “你盯着太后那边,若有异动,立马跟我说。” 红莲吩咐了侍女。 “红姨娘放心,奴婢知晓了。”侍女点着头道。 ——— “皇上,你不是说出宫是为了微服私访吗?咱们怎么来到将军府门口私访了?” 小禄子抬眸,看到朱红色的大门,他仰起脑袋,望着牌匾上那几个烫金的大字。 皇上好端端的,怎么会突然想到来将军府了? 不可否认。 黎老将军是一位深受百姓爱戴,军功卓着的好将军。 将军府的辉煌随老将军的离去已然逐渐黯然了。 皇上这个时候来此,难道是为了缅怀黎老将军? 可自己跟在皇上身边这么多年。 也没听闻过他跟老将军私下有什么交情呀? 小禄子挠了挠头,百思不得其解。 他实在想不明白。 东方旬邑的眉眼闪动了一下,他低着头,轻轻的咳了一声:“咳,朕想观察一下将军府周边的百姓。朕只是说了微服私访,并没有说在哪个位置微服私访。再说了,普天之下,莫非王土。朕不管在哪里微服私访,都是为了天下百姓。” 他说的理直气壮。 系统:世界男主的脸皮都快抵上一座城墙了。 他自己倒是厚而不知。 “将军府的这位姑爷纳个妾还搞出了娶妻的排场,奴才还真是闻所未闻,见所未见。” 小禄子看到了府门两边,挂着贴了喜字的红灯笼,他觉得新奇。 小时候他也看过大户人家娶妻纳妾。 娶妻需要八抬大轿,过程隆重。 而纳妾就要简单多了,也没有资格在大门外张贴喜字与红灯笼。 东方旬邑听着小禄子的疑惑,他掀了掀眼皮,随意的向上看了一眼。 他也看到了两边挂着的红灯笼。 怪不得陈徳宣纳个妾,还能被百姓口口相传。 这要不是知道他有继夫人的人,看他的排场,还真的会以为,他是在娶妻。 东方旬邑原本是对陈徳宣无感的,他甚至都还没有见过他。 直到暗卫给他带来的有关黎夏的那些消息。 他就觉得陈徳宣这个人太差劲了。 简直就是不配为人夫,更不配为人父。 东方旬邑打从心底里就瞧不上他这样的人。 真不知道像陈德宣这样差劲的人,老天还真是厚待他,赐给他一双好儿女。 东方旬邑和陈屹接触的时间不长。 不过他看人一向很准。 陈屹以后会是和他父亲截然不同的两种人。 “小禄子,你去那边,好好观察一下周围的百姓。”东方旬邑指了一个方向,转眸看着小禄子说道。 小禄子一直跟着他身边,就像被一双眼睛一直盯着。 束手束脚的,做什么都不方便。 “可是……” 小禄子抿着唇,脸色担忧,欲言又止。 皇上这次的微服私巡决定的比较匆忙,他没时间,也来不及充分准备。 所以,小禄子都没有安排乔装在一旁保护皇上的安危。 他这要是在一走。 皇上身边可就一个人都没有了。 小禄子不放心。 “小禄子,你就别可是了,朕会注意安全的。” 东方旬邑看到小禄子的眼神,就知道他心里的担心。 他开口劝说。 东方旬邑身边是有暗卫保护的,不过他没有告诉小禄子,他也就不知道。 ——— 将军府后宅。 陈氏安排了小蝶去堂屋传话,她随即吩咐了另一位侍女,去把陈屹领过来。 两人居住的屋子相隔不远。 没一会儿。 陈屹就率先进了陈氏的屋内。 “娘,你说大姐姐来了,是真的吗?”他的眼睛从进了陈氏的屋子后,就开始地毯式搜索。 在没看到熟悉的身影后,小脸以肉眼可见的速度垮了下来。 娘该不会是又在逗他玩的吧? 这也没有大姐姐呀。 陈氏无奈的摇了摇头。 她在儿子心里的地位已经低入尘埃了。 每每只有提到他心心念念的大姐姐,他才会难得的在自己面前展露笑颜。 “屹儿,心急可吃不了热豆腐,你得学会耐心等待。” 陈氏叹了口气。 真不知道他这急急躁躁的性格像了谁。 “夫人,奴婢回来了。” 陈氏在与陈屹说话的同时,小蝶移步走了进来。 她躬身行礼道:“夫人,奴婢已将夫人的话告知给了太后娘娘,娘娘同意了过来,只不过要稍晚一点,太后娘娘就让奴婢先过来回话了。” “嗯,好,我知道了,你下去吧。” 陈氏听完小蝶说的话,她点了点头。 小蝶垂下头,弯腰退出了陈氏的屋子。 “怎么样?娘没有骗你吧?你大姐姐已经来了,她很快就会过来。”陈氏说道。 小蝶说的那些话,陈屹也全程听到了。 他别的都不关注,就只听到了黎夏会来后宅的那句话。 他脸上的表情立马雨过天晴。 陈氏看到陈屹什么情绪都表现在脸上,一目了然。 她有点忧心。 儿子有一颗赤子之心,自己是欣慰的。 但做母亲的,就免不了为儿担心。 陈氏从角落的木箱里面拿出了一个木盒子。 她捧着木盒子,走到陈屹面前,动了动唇道:“屹儿,这个箱子里面的这些珠宝首饰,都是你大姐姐的娘亲留给她的东西,待会你替娘把它们还给她。” 当初是自己财迷心窍,想方设法说要替黎夏保管。 如今陈氏想开了,想将这些都奉还给她。 与此同时。 黎夏那边就在喜堂走了个过场,她就领着茯苓和玉竹前往了后宅。 路还是原来的路。 只是人已经不是之前的人了。 一切已物是人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