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堂哥给镇上的饭馆打灶打得多,说明请她堂哥的人有钱,舍得花银子,他们这些乡下人家没必要多花钱。 孔氏心下轻叹,看来她得跟二毛娘挑明了说:“二毛娘,我堂哥打灶打得是真好,他的价格也比一般人贵一些。” </p>
“你特意来找我,那是你信得过我,我不能瞒你。而且我堂哥是个倔强性子,谁讲价都不行说是多少就是多少,统一一个价,亲戚也不例外。” </p>
“那更好啊,统一一个价不正说明你堂哥不见人下菜,对所有人一视同仁嘛,挺好的。孔嫂子,请你堂哥打灶大概要多少银子?” </p>
郁知秋听了这些,对孔氏的堂哥更感兴趣了些。 </p>
不过她手里的钱不多,不敢价格都不问就请人,能不能请对方打灶,还得看价钱合不合适。 </p>
孔氏一脑门疑问:“嗯??二毛娘,我可说了请我堂哥花的银子多。” </p>
郁知秋点点头:“我知道,劳孔嫂子告诉我要准备多少?我考虑考虑,若是给不起,我再另外找人。” </p>
知道考虑就好,孔氏放松眉头:“我记得普通的两大一小是半两银子,要是有其他要求,还需另外加钱。” </p>
半两银子的确挺贵的,刚刚在徐家李秀娥说她家的灶花了两百文,半两银子比别人的两倍还多。 </p>
这个价格在郁知秋的接受范围内,她几乎没怎么犹豫便请孔氏帮忙给她堂哥带个话,她准备请他打灶。 </p>
孔氏张了张嘴,最终又没说什么,只是点点头算是应下了郁知秋的话。 </p>
罢了,该说的她都说了,二毛娘是大人,知道自己该做什么。 </p>
她知道二毛娘在镇上卖吃食,听说挺受人喜欢的,想来应该是挣到钱了。 </p>
她看人一向看得准,二毛娘有本事,她如今想开了,又有个长久能挣钱的手艺,家里的日子定会越来越好。 </p>
出了村长家,郁知秋去了趟大北山脚下的河沟,下雨鱼乱窜,刘二毛在沟里放了笼子,她来看看有没有收获。 </p>
因着下了雨,山上的流水增多,小河沟里的水比往常高出好深一截。 </p>
郁知秋不敢下水去,立在路边伸头看了看,没发现下的笼子,估摸是被水淹住了,抖了抖湿透的裤腿往家走。 </p>
半道上碰见往这边来的刘二毛,看样子应该也是想来看看鱼笼,郁知秋跟他挥手让他别再过来。 </p>
刘二毛没往前走,也没回去,立在原地等着郁知秋。 </p>
“别去了,回家吧,笼子被水淹住了,这会看不见。”郁知秋催着刘二毛回家,裤子鞋子都湿了,穿着不舒服,她想早些回去换下来。 </p>
刘二毛担心笼子里的鱼跑掉,不舍道:“娘,我下水去看看吧,说不定里头有鱼呢。” </p>
“啪!” </p>
郁知秋一巴掌打在刘二毛肩膀,硬邦邦的肉拍得她手疼:“不许去,刚下过雨,山上的水都在往下流,山水说涨就涨,顷刻间就能把你给冲走。” </p>
见母亲面带怒容,刘二毛识趣地不再提去看鱼笼:“娘,屋后阳沟里的泥我挖开了,我检查了两遍,屋子周围没有积水。” </p>
“辛苦你了,我想把厨房扩一扩,重新打个灶,到时候你多盯着点,我不是时时刻刻在家。”郁知秋给刘二毛安排着接下来的事情。 </p>
刘二毛点头应下,家里原来的厨房确实又小又矮,里头还放了张桌子转个身都难。 </p>
把厨房修好点也好,娘每天要在厨房做菜,修宽敞些娘用起来更方便。</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