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天夜里,一场大雨悄然而至。 </p>
秋日的雨,不似夏天的雨急,秋雨缓慢而绵长,连着下了一天一夜才停下来。 </p>
一场雨下过,天气变冷了不少,再出门郁知秋已经穿上两件衣服。 </p>
郁知秋体形那边,以前的旧衣裳也能穿,她不缺穿的,刘二毛也不缺,刘大成人走了,衣裳还在,刘二毛一下得了好几件衣裳。 </p>
只是可怜了刘三河和刘百灵两个,身上还穿着去年的旧衣,手腕脚腕露出好长一截。 </p>
“你们俩先将就穿着,过两天路干了,娘带你们去买布做新衣裳。”郁知秋收拾着厨房,对门口的两个小地道。 </p>
“娘不用买新的,我穿我哥的,改一改就行。 </p>
”刘三河钻进厨房帮忙。 </p>
刘百灵想了想道:“ </p>
我也不买,我穿娘的。” </p>
郁知秋捡起地上的土块:“ </p>
该省的省,不该省的别省,你们俩个小孩子做一件衣裳花不了多少钱,回头咱再挣就是。” </p>
厨房的屋顶没来得及修,雨下得太久,靠外的一面墙泡了水,落了不少土块下来,连带着灶台也垮了一块。 </p>
里里外外看了看,郁知秋觉得厨房得重新修才行,天天都要做饭,家里又做着吃食生意,在厨房的时间长,万一哪天突然倒下砸到人咋办? </p>
墙要重新修,灶台也得重新打,还要盖猪圈,郁知秋心里发苦,手里的银子待不住,一门心思往外跑。 </p>
盖房的事她不懂,郁知秋先是去了徐家一趟,问李秀娥和徐三旺认不认识会打灶的人。 </p>
“咋了?你家灶台垮了?”李秀娥抓出花生给郁知秋吃。 </p>
郁知秋拿了两颗在手里:“厨房漏雨,下雨淋垮了半边墙,灶也跟着遭殃,那灶本就修得不好,补也没法子补,只能重新打。” </p>
李秀娥略想了想,才给她出主意:“我记得村长媳妇有个堂哥会打灶,手艺还不错,你去问问她,都是认识的人,说不定能少几个钱。” </p>
“那行,我去打听打听,得空了再来找你聊天。”郁知秋站起来就往外走。 </p>
“知道你忙,需要帮忙说一声,我随时过去。”李秀娥快走两步上前送郁知秋出门。 </p>
下过雨的路不好走,郁知秋特意穿了草鞋出门,她就那么一双鞋子,弄脏了没换洗的。 </p>
深一脚浅一脚地来到村长家,跟孔氏打听了一番,才知道孔氏的确有个堂哥会打灶,手艺好口碑好,镇上好些餐馆的灶就是他打的。 </p>
郁知秋心下一动,她以后要经常做吃食,家里的灶修好点也挺好,能用久点。 </p>
工欲善其事 </p>
必先利其器,做吃食可不就需要好灶。 </p>
见郁知秋脸上兴趣不减,孔氏有些诧异,她都说得这么明白了,二毛娘是没听出其中意思吗? </p>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