钟年突然皱了皱眉,道,“建德兄,这学院所需要的书籍数量颇为庞大,你那边……” 张保小心翼翼地问道,“贤弟可否给个估值?” 钟年略一思索,伸出一根手指,道,“一千本《论语》、一千本《孟子》、一千本《尚书》,此外还有一百套算经十书……” 张保越听越是心惊,到最后直接就麻木了,心说你这一根手指的意思原来是一大堆啊。 不说别的,他店里面连一百本《论语》都凑不出来,这不是要命嘛。 其实,木活字印刷术在这个年代已经普遍推广了,印书倒也并不是多难的事情,但是问题在于谁闲的没事印那么多《论语》啊? 要知道,除了江宁县以外,其他县城的蒙学学堂恐怕连一百个人凑不出来,基本也就几十个人,这几十个人将来能考中童生的可能也就二三十个这样子。 这二三十个人能考中秀才的也就十个八个的。 这十个八个里面能中举人的多达四五个,少则两三个。 进士?不会超过一个人,最多一个,即便是江宁、上元这样式的超级大县城,最多也就两个仨的。 大明1138个县城,三年取一百个进士,这玩意是真的千军万马过独木桥。 所以说朱棣才会对钟年大兴学院那么气愤。 不是说朱棣也搞文字狱,觉得读书人多了不利于他的统治。 而是因为读书人多了根本就没用! 不是说你读好读坏的问题,你就是读好了,上万人三年取一百个,十年才取三百个,你难道豁上一辈子? 那你读书没用还不如去种地,哪怕不种地,你去学门手艺,去参军,哪怕去做个生意,也比你在学校空耗着强啊。 在这个基础上,恐怕也就只有两京的大书店能凑出来这么多书了。 而且单一的哪一家书店也不可能有这么多,有几万本不同的书很正常,但是一本书有上千本,那不可能。 钟年挠了挠后脑勺,随后摸着下巴道,“建德兄,我的建议是,你可以创办一个印刷厂。” “印刷厂?”张保有些摸不着头脑。 钟年急忙纠正道,“就是印刷作坊,厂就是作坊的意思。” 差点忘了,厂在古代应该是崖屋的意思。 也就是山石自然相称的崖岩,下面有一块可以供人居住的地方,这种就称为厂。 张保眉头微皱,“这……有那个必要吗?” 钟年用力点了点头,“你这话都白问,这肯定有必要!建德兄,我就这么告诉你吧,只要你这个印刷厂开起来了,一年以后,就算圣上让你继续当锦衣卫你肯定都不乐意干。” 张保脸色微变,忙道,“浩瀚贤弟,这种话可说不得啊!” 钟年讪笑道,“我就是举个例子,换句话说,到时候我就是拿一万贯钱换你的印刷厂,我敢打赌,你都不会跟我换的。” 张保见钟年不像是开玩笑,有些不解地问道,“就印几本书,能有那么大利润?” 钟年神秘兮兮地道,“谁跟你说印刷厂只能用来印书的?” 张保有些不明所以。 钟年随后又将昨日开的那场“股东大会”的内容给张保讲述了一遍。 张保能够成为应天千户所的千户,见识与反应能力自然都是顶级的,很快就弄明白了这股份制店铺的原理,但是他不明白钟年和他说这些干嘛,因此并没有急着出声,他知道钟年还有下文。 “首先我要说的是,你开办这个印刷厂,也可以用股份制的方式来集资,这样可以保证在创办初期就拥有足够的资金,先声夺人揽下大量的项目……算了,这个你不需要知道,总之这是和每天衙门的告示,甚至每天的菜价粮价还有哪个店铺搞活动也可以刊登上去,诸如此类…… 这报纸要想推广开来,至少要数以千计的刊印,没有一个大型印刷厂是做不到的!所以说啊,建德兄,我就敢跟你打包票,不出一年,绝对血赚!” 钟年洋洋洒洒说了一大通,给张保都说迷糊了。 肖仁眉头微皱,在张保的腰上戳了戳。 张保急忙晃了晃头,讪笑道,“浩瀚贤弟,愚兄没有那么大的理想,也没有那个胆量,还请贤弟另请高明吧。” 钟年登时就急了,“不,你相信我,你有,这事还非你不可!别的不说,主要是你人手够啊! 你看我给你捋一捋啊,本来要是开个大印刷厂,启动资金可以众筹分股,场地的话,秦淮河畔还有几处空闲的房屋暂时归衙门所有,这倒不是什么难事。 但是人手是个问题,这最少也得几百个人,而且农贸市场那边还需要大量人手,衙门实在是凑不出这么多人来了,但是建德兄你有啊! 你要是开个印刷厂,你那一千个弟兄也就不用天天愁眉苦脸的讨饭吃了,直接跟着你干那不香吗?” 此话一出,张保和肖仁瞬间脸色大变。 他怎么会连这个都知道? 钟年勾唇一笑,眼含深意地对着二人说道,“既然有这么好的资源,二位仁兄何不利用起来?要我说,你们就做一年看看,那你们在店里面闲着也是闲着,有钱赚干嘛不赚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