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祯十六年十一月十一日。 朝廷接连明发三道旨意,引得整个大明一片震动。 第一道旨意,是公布了关于朝廷在延绥镇实施官绅一体纳粮之策,当前所收到的秋赋收入,增加了足有三成之多。 这就足以可见,实施官绅一体纳粮之策,确实是一个有利于朝廷的政策。 而朱慈烺之所以明发这道旨意,就是为了给第二道旨意做出铺垫。 第二道旨意上言,为了稳定的恢复朝廷实力,利于天下万民的休养生息,朝廷决定继续以试点的方式实施官绅一体纳粮之策。 选择试点的地方,将在年后做出决定,并公之于众。 这道旨意还是显得比较温和,并没有过于激进的意思,这也是朱慈烺做的比较成熟的决定。 至于第三道旨意,才是重中之重,也是最为主要的。 朝廷明发旨意,鉴于目前的朝廷财政较为紧张,也由于民间的海上贸易蓬勃发展,朝廷将决定全面取消海禁措施,改为全面开海,并增设海关司。 所有出海的贸易船只,一律按照船上货物价值的十分之一,向海关司上缴海关赋税。 若是发现有走私偷税的行为,朝廷将依法没收船上的所有货物,以示惩戒。 对于朝廷明发天下的三道旨意,最先表示反对态度的,自然是那些利益受损的官绅士族们。 原本朝廷实施官绅一体纳粮之策,这已是使得官绅士族们的利益受到了损害,尽管朝廷只是继续以试点的方式实施下去,但却仍是损害到了官绅士族们的利益。 而且还有最为主要的,那便是朝廷全面开海、增设海关的行为,更是触及到了许多官绅士族们的利益。 在太祖皇帝、成祖皇帝时期,朝廷曾经严旨禁海,禁止任何的海上贸易行为。 除了朝贡交易之外,严令禁止民间出海贸易。 到了隆庆皇帝时期,朝廷宣布解除海禁,调整海外贸易政策,允许民间商人远贩东西二洋,史称‘隆庆开关’。 不过朝廷所开放的港口,也就只有福建漳州府月港(今福建海澄),这就使得海外的庞大市场,只掌控在了社会高层之中。 而社会高层的代表,则是那些享有国朝优待的官绅士族们。 就以江南各省为例,至少是有大半的官绅士族们,全都参与了海上贸易。 毕竟大明所产的茶叶、瓷器、丝绸等物品,都是西洋人最为喜爱的商品,这也使得这些商品价格倍增。 往往出海一趟,就能赚回数倍甚至十倍以上的利润。 对于如此暴利的海上贸易,官绅士族们自然是要牢牢的掌控在手,岂能让民间商人插手其中。 然而朝廷明发天下的旨意,却是直接打破了官绅士族们垄断的海上贸易,再也不能独享庞大的海外市场。 朝廷这样的做法,已是公然的触犯到了许多官绅士族们的利益,就连京师城内都有大半的官绅士族们,表示出了强烈的反对态度。 不过京师城内的官绅士族们还是有些忌惮,不敢直接的上奏皇上,也不敢逼宫皇上。 前段时间发生的午门事件,依旧是历历在目,他们怎敢触怒皇上。 准确来说,是不敢触怒榆林亲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