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位辅政大臣,不知你们觉得朕做出的决定,可有什么不对?” 朱慈烺并没有当场发怒,而是转将目光看向了都察院都御史李邦华、吏部尚书郑三俊、礼部尚书倪元璐等人,询问着他们的态度。 都察院都御史李邦华最先站了出来,向着朱慈烺拱手回道:“回禀皇上,老臣以为实施官绅一体纳粮之策,还是继续以试点的方式实施下去为好。” 李邦华所表明的态度,立时得到了郑三俊、倪元璐等人的赞同。 “皇上,微臣也是赞同李大人之见。如今的大明朝廷好不容易稳定了下来,实在是经不起过大的动荡啊!” “李大人与郑大人说的确实没错!想我大明动乱了二十多年之久,现在好不容易平定了内忧外患,正是需要休养生息的时间,怎能再次横生波澜。” “还请皇上慎重决断,目前的流贼之祸还没有得到彻底的解决,朝廷更是需要稳定民心,实施休养生息之策才是。” “治大国如烹小鲜,千万不能操之过急,需要进行长远的计划才行。皇上想要全面的实施官绅一体纳粮之策,立即解决朝廷的财政问题,这显然是急于求成。” “” 郑三俊、倪元璐等人纷纷出言劝谏,表明了自己的反对态度。 而朱慈烺在听得了数位辅政大臣的劝谏后,当即皱起了眉头,脸上也是露出了沉思之色。 因为对于一众文武百官们的劝谏,朱慈烺可以选择不听。 但是对于数位辅政大臣的劝谏,朱慈烺还是需要郑重的考虑清楚。 当前朱慈烺所面临的选择,只有两种方式。 一方面是选择激进的方式,全面实施官绅一体纳粮之策,如此便能立即解决朝廷的财政问题。 但是缺点也是显而易见,那就是很有可能引起满朝文武官员们的极力反对,引得整个大明天下的官绅士族们强烈反对,甚至使得整个大明天下变得一片动荡。 另外一种选择则是显得比较稳妥一些,继续以试点的方式实施下去,必然不会引起强烈的反对。 而缺点就是不能立即解决朝廷的财政问题,使得朝廷的实力得不到很快恢复,依旧是弱小的无法与刘博源所抗衡。 朱慈烺的内心很是犹豫,实在不知如何抉择。 正当这时。 刘博源突然抱拳说道:“皇上,李大人与郑大人等人说的确有道理。当前的大明朝廷实在经不起折腾,整个大明天下也经不起动荡。” “所以,微臣也是建议皇上,还是采纳第二种稳妥的方式为好,继续以试点的方式实施官绅一体纳粮之策。” “榆林亲王,你也是这个意见吗?”朱慈烺皱了皱眉,很是疑惑的问道。 刘博源回道:“为了我大明江山社稷,微臣自然是这么想的,再无其他的任何想法。” “不过皇上过于担心,微臣还又想到了另外一个办法,可以很好的解决朝廷的财政问题。” “哦?不知榆林亲王又有什么好的办法?”朱慈烺颇为惊讶的问道。 “全面开海,增设海关!” 刘博源缓缓的吐出了这八个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