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要说京都最忙碌的人,反而要数三王爷何星岳了。 他虽然暂时无需离开京都。 可他却肩负起了,振兴大乾朝,尤其是京都的文化行业,提振大乾朝所有书生学子信心的重任。 所以,他必须得分秒必争! 何星岳立即安排,自己之前在工部的手下,甚至连自己三王爷府里的下人们,有一个算一个全给算上。 让他们从此刻开始,立即用现有的活字印刷模块,进行精确的排版和大规模的印刷。 他自己则带上,从刑部和五城兵马司借来的侍卫。 亲自去那些被查封的世家书肆,收那些店铺。 “快快快!把匾额都给本王拆了! 把里面都给我打扫干净了! 书架都给我分两列摆放,书肆中间全放上桌椅,方便书生学子们在此阅读。 你!赶紧去工部给本王催催。 告诉他们,匾额都给本王用最高规格做好! 而且三日内必须做好! 三日后,就是咱们皇家书肆开业的大喜日子,让他们千万不能耽误了!” 三王爷何星岳此时就像个陀螺,自己把自己就忙的够呛。 这也不能怪他,长这么大,他可是第一次主持这么大的事儿。 何星岳觉得,没人能体会他此刻到底有多兴奋、多激动! 本来他还以为,要开皇家书肆不容易。 需要做的准备那么多,费用更不知道要从哪出。 嘿! 谁能想到,就是短短这么几日,世家居然集体作死。 等于直接给他送来了,开皇家书肆所需要的一切。 三日后,只要皇家书肆一开。 先不提,他将为大乾朝、为父皇赚取多少银两。 京都、甚至整个大乾朝的读书人,他们不都得念着他这个三王爷的好啊! 让他们可以花更少的银子,买更多的书。 甚至还给他们,提供了一个既能买书,还能免费看书的环境。 未来只要这些读书人中,但凡有一个金榜题名,甚至是当了官。 他们肯定不但会念着,他这个三王爷的好,甚至说不定在太子之位的争夺中。 这些书生学子,还会因此而坚定不移的支持他。 何星岳觉得,大皇兄交给他的这个差事,绝对比二哥、四弟、五弟他们仨的要好。 二哥种土豆的差事,虽然整个大乾朝都会受益。 但受益最大的,肯定只能是最底层的百姓。 而那些百姓,虽然会念着二皇兄的好。 但对于太子之位的争夺,百姓们反而是最没有发言权的。 而四弟和五弟的差事,虽然也同样对大乾朝,有着重大的意义。 但还是那句话,这两件差事,受益的虽不是最底层的百姓。 更多的却是那些商户。 而商户,他们虽然有钱,但论地位。 商户可是比农户低的多。 所以,在太子之位的争夺中,商户简直比最底层的百姓,更没有发言权。 如此算来,的确没有人,会比他这个三王爷主持的书籍印刷、开皇家书肆、开图书馆,更能得到当官的、或者是未来有可能当官的人的支持。 想清楚这些,何星岳更加意气风发了。 他不仅让自己忙的连轴转,更是将所有手下,都充分利用起来,让他们也跟陀螺一样,一刻也不能停! 京都不明所以的百姓,以及书生学子们,好奇的打探三王爷派人做的事儿。 得知三日后,原来所有世家的书肆,全被改为皇家书肆。 不明真相的众人,还多多少少有些唏嘘。 可当他们听到,三日后,全京都所有的皇家书肆,将分别展示、售卖不同类别的书籍。 而且其中还包括,许许多多的孤本古籍。 同时还允许书生学子们,即使不购买,也可以在皇家书肆内,安安静静的读上半个时辰。 全京都的百姓,一瞬间全都沸腾了! 大乾朝的皇室,这简直就是在给他们这些,买不起书的人送福利啊! 果然!还是朝廷、皇室最关爱他们这些读书人。 而不像世家大族那样,每次进书肆,不买书就不能乱翻。 即使买书,还得看世家的脸色。 这样的窝囊气,他们再也不用受了! “皇上万岁! 三王爷千岁! ” 京都的街道上,到处都可以听得到百姓们、书生学子们的欢呼。 这声音,在整个京都里飘荡,穿透世家府邸的高墙,直接传入被暂时囚禁在府邸中的世家官员耳中。 “特么的! 皇家真是杀人诛心! 真是欺人太甚!” 也不知看守世家的侍卫们,是有意还是无意。 反正三王爷接管所有世家书肆,并且直接改为皇家书肆,且三日后开张这事儿。 直接传到了,所有世家府邸之中。 世家官员们这个气啊! 那可是他们的产业!更是他们在书生学子们面前的脸面与尊严! 结果就这么被三王爷给夺走了! 尽管世家官员们也知道,自己家族里犯下了多大的错。 才会有今日这样的结果。 可从心里,他们始终无法接受。 尤其是世家绝大多数人,他们只是旁支、是庶出。 家主以及嫡系一脉做的事儿,跟他们真的没有直接关系。 他们真的是无辜被牵连的。 他们感觉自己也冤啊! 可千百年来,所有朝代的刑罚都一样。 家主他们犯下的如此大错,只会牵连他们这些无辜的九族。 可又有谁能知道,即使他们身为世家中人。 可他们并不是所有人,都能享受到世家的资源与福利。 他们其中有很多人,其实过的还不如,府里的管家、嫡系一脉的下人的日子好呢! 可惜,没有人能为他们申冤,更没人能听到他们的心声。 此时就连安国侯府,也同样不太平。 “啪!” 安国侯把茶碗,狠狠砸在世子的肩膀上。 事情发展到如今这个地步,向来跟他们林家一起同舟共济的其他世家,全都没落到被三皇子踩在脖子上拉屎。 安国侯已经气的快七窍生烟了。 如今再看到自己这个不成器的儿子,安国侯的气就更不打一处来。 要不是这个倒霉儿子意外中招,导致他气的吐血晕倒。 说不定当时在朝堂上,他就能力挽狂澜,及时阻止事态的恶化。 如今所有事儿,说不定就不会发展到,这样根本无法挽回的地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