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代? 何星辰还真就不怕交代! 他可是有挂的男人,还能怕这个? 万一要是拆了模型,拿着图纸,那帮造船工匠都无法给他造出一艘郑和宝船。 大不了,他就从龙为ate100上直接买元件。 工匠们不会造,难道还能不会照着设计图和模型组装么?! 笑话! 其实何星辰说一年,他感觉自己这已经是往少了说了。 要不是怕吓着文武百官,以及便宜父皇和五弟他们几个。 何星辰都想直接说,半年就能将郑和宝船建造成功。 现在他龙为ate100上,余额也算是不少了。 外加上他目前,也不再急着升级了。 何星辰如今消费起来,那简直就是壕无人性。 要不是很多时候,他真不知道该如何解释。 何星辰都想把什么发电机、切割机等等各种现代化的大型机械、电器,都买一通。 这样更能提高生产力。 造船? 那就更不在话下。 不过嘛,谁让这是大乾朝,是古代呢。 事儿最好还是得慢慢来,反正何星辰其实也并不急。 只是面对吏部尚书孔时适,刚刚那明显有着,想要将何星辰一军点话。 何星辰非但没退缩,反而迎着孔尚书的方向,往前迈了一步。 并且用似笑非笑的眼神,直逼孔时适。 孔时适不由得一阵心虚,不自觉的往后退了一步。 他没想到,大王爷不但没有被他激将成功,更没有气急败坏,反而是这个反应。 大王爷不会是,想对他怎么样吧? 可何星辰用意味深长的眼神,看了孔时适几眼,给了他深深的压迫感之后。 何星辰却并没有,像想象中的那样要为难孔时适。 反而重新面对皇帝,“请父皇放心! 儿臣既然承诺一年内造出一艘宝船,就一定说到做到。 儿臣知道,造这样的宝船确实有一定的难度。 按理说,不可能确定一个,具体的完成期限,更不可能确定具体的预算情况。 但儿臣作为咱们大乾朝的皇长子,必然要有所担当。 更要为弟弟们,以及文武百官做个表率。 今日,我们身处这样的位置,享受着朝廷以及大乾朝所有百姓,带给我们的福利。 那么,我们每一年岂能不为朝廷以及百姓,做出我们应做的贡献?! 你说是不是这样?孔尚书?” 嗯? 孔时适一时有些发懵,他正听着大王爷装模作样的,在皇上面前表态,准备时刻找点漏洞再次攻击呢。 不曾想,大王爷怎么说着说着,突然把话引到了他身上? “额大王爷此话有理。” “既然孔尚书,也这么认可本王的话。 那么本王今日可以如孔尚书所愿,在此立下军令状,保证一年内定要完成一艘宝船的建造。” 孔时适的眼神,忽的惊喜的亮了。 可他没想到,大王爷何星辰突然话题一转,再次将问题抛到他头上。 “那么,作为六部之首的吏部尚书,孔大人又打算在这一年内,为大乾朝的朝政、以及为大乾朝的百姓,做些什么实事儿呢? 而你打算做的事,又应该要如何才能衡量,你取得的成绩? 好以此证明,你无愧于吏部尚书这个位置。 更能证明,你对朝廷的忠心,证明你兢兢业业的努力,对得起朝廷给你的俸禄,对得起大乾朝所有百姓对你的信任以及敬仰?” 好么! 孔时适感觉自己一下子,被大王爷逼到了绝路。 一时间,孔时适口干舌燥,不停的吞咽口水,冷汗更是岑岑的往外冒。 他大脑都有些宕机,一时间根本不知该往哪个方向思考。 大王爷这问题,这这让他如何回答? 这几年来,他作为吏部尚书,不过就是把控把控全局。 只要不出什么大乱子,他的工作就算没啥错。 可如今听大王爷这么一说,别说皇上了,就连他自己都觉得,自己有愧于吏部尚书这个位置。 更别说,他能衡量自己一年的工作成果了。 哪有什么成果啊! 对他来说,大乾朝的官吏都能过得去就行了。 孔时适不停擦着额头上的汗,可就是一句话都说不出来。 不过,何星辰倒也没打算逼他。 最近世家官员们纷纷爆雷,目前已经牵扯出来的其他官员,可也真是不少。 这个孔时适虽然有很多小心思,但能不被那些世家官员的案子牵扯出来。 何星辰就已经能给这个人,打个及格分了。 他自然也不会,立即逼孔时适当场做出什么承诺。 刚刚这一出,何星辰既是对孔时适刚刚将他军的一种反击,表明一下自己的态度。 也是想给满朝的文武百官们,都提个醒。 以后,大乾朝的官吏,很需要增加绩效考核这一制度了。 他们得开始了解并且逐渐习惯,要给自己的工作做个定位,更要有清晰的认知。 他们必须得知道,十年寒窗苦读之后,当了官不是为了光宗耀祖,有俸禄可拿,有银子可贪。 他们是有使命、义务和责任的! 他们,必须得学着,自己给自己设立目标、制定计划,并且全力去完成。 一年之后,所有文武百官都得让自己、让皇上、让其他官员,更得让大乾朝的百姓知道。 他们没有混日子,他们没有白拿俸禄不干人事。 他们,的的确确有为朝廷、为百姓,鞠躬尽瘁谋福利! 这才是一个大乾朝合格的官,该干的事儿! 所以,何星辰并没有直接为难吏部尚书孔时适。 他要先给所有人,做出一个表率。 如何衡量自己的能力与资源,如何合理的制定目标,并且完成。 等一年之后,不,或许只是几个月之后。 只要有一艘宝船,一旦建造成功。 那么,他就可以更有说服力的站在金銮殿上,让所有文武百官都跟着他,一起改进如今的工作制度与习惯。 他必须得让文武百官,锻炼出主观能动性。 绝不能像何星辰这为数不多的几次上朝一样。 好好的早朝,也能变成一个菜市场,甚至还能审案。 最关键的是,每次早朝的议题,一讨论就能讨论好几天。 根本就没有人,带着解决问题的办法来上朝。 这样的朝堂,又怎么可能带给百姓与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