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他的设想中,这个系统将由多颗卫星组成,分别部署在不同的轨道上,有的负责低空拍摄,有的负责高空监视,有的装备光学镜头,有的配备雷达装置。
这些卫星,将像一双双眼睛,时刻注视着地面上的一举一动 无论是大城市,还是边陲小镇,都将在它们的监控之下,无所遁形。
更厉害的是,林阳还要在卫星上安装先进的信号中继装置,这样一来,各个卫星之间就能实时传递信息,形成一张密不透风的情报网络,地面指挥中心,也能随时调取卫星拍摄的图像资料,为军事决策提供第一手情报。
当然了,这个宏伟的构想,绝非一蹴而就。
要实现它,还需要攻克很多技术难关,比如卫星平台的设计,姿态控制系统的研发,图像处理算法的优化,更重要的是,还得想办法提高火箭的运载能力,把更多的卫星送上天去。
不过,这些困难,都难不倒林阳。
通过系统,林阳脑子里,早就有了各种尖端设计的数据库,只要因陋就简,本着够用就行的原则,那些看似高不可攀的技术,其实也没那么难攻克。
想当初,林阳凭借一己之力,就硬是把第三代计算机给搞出来了,这种用电子管做元件,编程用手工纸带的\&ot;古董\&ot;,在当时可是顶尖的黑科技。如今,林阳已经能熟练地设计大规模集成电路了,用它们来武装新一代卫星,简直是手到擒来。
于是乎,林阳马不停蹄地投入到了新一轮的研制工作中去。
他先是重新设计了卫星的结构布局,在主体部分,他采用了更加轻巧耐用的镁铝合金材料 这样,不仅能减轻卫星的重量,提高火箭的运载效率,还大大增强了卫星的抗干扰能力,使其能更好地适应太空环境,
接着,林阳又着手改进卫星的核心器件他把自己新研制的集成电路,用在了信号处理和图像压缩等关键环节上 与上一代卫星相比,新的星载计算机,体积缩小了一半,运算速度却提高了数倍 配合全新的控制软件,卫星的各项性能都得到了全面的提升。
至于观测设备方面,林阳也是煞费苦心,除了常规的可见光相机,他还在卫星上加装了多光谱成像仪,对于地物的探测,不再局限于可见光波段,而是扩展到了红外,紫外乃至微波段,这意味着,卫星拍摄的目标,将更加丰富多样,情报价值也会大大提高。
当然,最让林阳自豪的,还是卫星上的雷达系统,有了它,卫星就能不分昼夜,不受天气影响,随时对地面进行成像 再配合先进的图像识别算法,哪怕在层云密布的情况下,地面目标的轮廓,也能被清晰地勾勒出来。
如此种种,林阳对新一代卫星的设计,可谓是煞费苦心,力求尽善尽美 虽然受限于当时的工业基础,很多理想中的设备还造不出来 但只要因陋就简,本着够用就行的原则,林阳相信,这个全天候 全方位的卫星侦察系统,一定能够实现!。
……
林阳来到实验室,环视一周,眼中闪烁着兴奋的光芒
他知道,一场划时代的工程,即将在这里拉开序幕!
\&ot;各位,从今天起,我们就要全力以赴,投入到新一代侦察卫星的研制中去 \&ot;
林阳开口说道,语气斩钉截铁
\&ot;这可是一项国之重器啊!事关国家安全,容不得半点马虎 所以,大家一定要打起十二分的精神,全身心地扑在这上面!\&ot;
众人闻言,顿时一个个精神抖擞,斗志昂扬
\&ot;林总,咱们这次的任务,到底有多艰巨啊?\&ot;
有人按捺不住,举手问道
林阳微微一笑,目光在每个人的脸上扫过
\&ot;我说艰巨,那是一点都不夸张!因为这次,我们要创建一个全天候 全方位的卫星侦察系统!\&o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