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月三十日,状元范显率领诸进士上表谢恩。
五月初一,状元范显率诸进士到国子监附近的孔庙行释褐礼,易顶服。同时,由礼部奏请,请工部给建碑银一百两,交国子监来立题名石碑。
最后一项让他们这帮新科进士十分高兴,只要石碑一立,他们的名字就可以永远留在这里,与日夜同辉。
五月初二,朝考来临,大家又聚集在一起,在保和殿参加朝考。
殿试不是终点,后面还有朝考,万一真的被选入翰林院做庶吉士,三年后后他们散馆时还得再考一次试,到时再次根据庶吉士们的成绩安排职务。
和殿试一样,周围都有御林军和翰林院的官员监考,考试内容是写诏、论、疏、诗、赋等内容,这些都是翰林院经常要写的内容,相当于考杂文和诗赋。
翰林院的主要职责是掌制诰、史册、文翰之事,考议制度,详正文书,备皇帝顾问,主官为翰林学士,下有侍读学士、侍讲学士、修撰、编修、检讨等官员,另有作为翰林官预备资格的庶吉士。
苏泽觉得翰林院就相当于现代的中科院、中央秘书处等,属于人才储备机构,里面的人基本上都是本朝的知识精英分子。
此次朝考就是由翰林院主办的,题目也是他们出的
朝考的成绩分为一、二、三等,而苏泽是一甲探花,不需要参朝考就会直接正式授于正七品翰林院编修。
这个时候作为一甲的特权就已经表现出来了,三个人分别被授了翰林院修撰和编修的职位,也就是六和七品的品级,不过已经比诸多同年超出一步了。起码那些同年还需要再次经过考试,才能授官,选到翰林院做庶吉士的还算好的,虽说庶吉士没什么品级,不过,人家是本科升研究生,出来之后就是硕士了,怎么着也能混个七品。其余的人,运气好的才能混个七品,不过外放的七品跟京中的七品可不一样,不管是升官速度,还是其他。那些三甲的,更要差一些了。
再说了,别看现在是一个七品的小官,等着在翰林院熬出来以后,连升几级的也不是没有。再说了,在清流和文臣的圈子里,你要是没有在翰林院待过,你都不好意思和那些大儒说话攀交情。
庶吉士的录取要综合复试、殿试和朝考三次考试的成绩,但以朝考的成绩为主。一般说来,考四数者(即复试、殿试二甲、朝考一等)肯定可以录取的。
而林洵作为二甲第二名,很轻松的取得朝考一等,庶吉士是没跑的。
考完试后接下来就是等待成绩了。等成绩对于他们这群一路考过来的人来说已经习惯了,那些没有指望进入翰林院的进士开始在京中频频活动,力求争一个好位置。
如果他们外放出去的话,可能会得一个七品的县令,如果留在京里,可能会是正八品而已。这个要看个人的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