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嗯,好了,我已知晓!”冯诩让衙役给了老汉一把铜钱,算作酬劳。</p>
特使在,怎么也得体现自己平易近人,没有压榨百姓。</p>
“草民不敢!”老汉吓到,能让自己和儿子平安归家就感激不尽,哪敢接官老爷的钱。</p>
“叫你拿着就拿着,啰里啰嗦的作甚?”冯诩有些生气。</p>
特使面前你一副老鼠见了猫的怂样儿,好像我把百姓怎么了似的!我有那么不堪么?</p>
“多谢大人!多谢大人!”老汉见官老爷生气,忙接过钱,道过谢,一溜儿烟跑了。</p>
“再去找几个农人来!”冯诩看着仓皇离去的老汉父子,心中不踏实。</p>
前后找来七八个农人体验,年龄有青壮、也有老人,不同年龄段的人体验不同。</p>
最终都众口一词,这犁比往常的犁用起来轻省许多,确实是好东西。</p>
冯诩这才心满意足回去写公文,并把多人试验也一一汇报上去。</p>
随信同去的还有粉条、魔芋粉,包括制作方法、食用方法等</p>
韦叔同、李伯淹也没闲着,各自写了密奏,也汇报了梧县荒沟村的动静,特别是对俚人的做法。</p>
以及后面自己即将去梧县核实,若有效,将在岭南复刻推广等,事无巨细全向朝廷奏报。</p>
三人各有侧重点,上面的人能捕捉到更多信息,不会觉得他们串通一气在糊弄。</p>
而且送达的加急程度不同,错开时间抵达长安,接连好消息,能让上面高兴几天。</p>
这些时日朝廷因为京师、关中蝗灾后遗症,搞得头大,需要好消息提振人心。</p>
岭南通往京师的官道上,马蹄哒哒,驿卒不停挥鞭狂奔,背上背着一个包袱。</p>
“快!岭南急报!”到了驿站,驿卒跳下马大声道。</p>
驿站立马有人跑出来,接过包袱和公函,从马厩里牵出马,接力下一程。</p>
交接后的驿卒累得要死,擦着头上汗水,谢天谢地,总算在规定时间赶到。</p>
“这两日是咋啦?岭南道连着急报,出啥事儿了?”驿丞看着远去的快马嘀咕。</p>
弦月高挂,地上一片霜冷,深秋时节,长安的夜已经很冷。</p>
京城中书省内,值守的中书令房玄龄在批阅公文。</p>
房玄龄乃前朝科考选拔出来的秀才,顶尖人才,都是着眼治国之策的宏才,非进士可比。</p>
隋朝前后总共选出十三位,最后为大唐所用,包括崇文馆大学士孔颖达。</p>
房玄龄呵了呵有些冻的手,忧心忡忡叹口气。</p>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