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能给多少家庭贫穷的家庭带来希望!</p>
“沈苗苗!”</p>
一位老伯举手,颤声问道:“只要是咱们镇里符合条件的孩子,都能免费去读书吗?”</p>
“我女儿嫁到了二十公里外的紫光村,也属于咱们镇。我那女婿前年就死了,她的孩子也能来咱们村念书吗?”</p>
重重地点头,沈禾朗声说:“当然!只要是咱们镇上的,且符合特殊条件的孩子,都能免费来读书!”</p>
一个镇,十多个村,符合条件的孩子也不少了。</p>
闻此言,有些老人家都忍不住抹泪。</p>
“苏医生这孙女,真是人美心善啊。”</p>
“是啊,她这可是实打实地在帮助咱们啊。咱们整个镇里的孩子都能读书,那是多大的好事啊。”</p>
沈禾凭一己之力,获得全村人的赞赏。</p>
不过两个小时的时间,李家坪村将要修慈善小学的事,便传到了镇上。</p>
沈家祠堂这边还在吃晚饭呢,镇长周安雄就亲自开着车来了李家坪村,找到沈禾询问这事的真假。</p>
沈禾早有准备,她将一份完善的计划书交给周镇长,并说:“周镇长,我在这个村子里长大,我清楚咱们镇上的情况。”</p>
“咱们渝城这边是山区,农耕也不发达,乡亲们仅靠农耕连养家糊口都难。我查过资料,咱们镇上三万多个家庭,有近八成的村民都选择外出打工。”</p>
“他们的孩子,要么留守在家跟着年迈的爷爷奶奶,要么跟着父母在外地四处奔波,单是念个小学就要转校好几次。”</p>
“说到底,还是咱们镇里的教育资源跟不上。”</p>
“镇上的小学相对好些,可村子里的孩子,情况就太糟糕了。我们思来想去,决定在村里修个爱心学校,并配上三辆校车每天接送孩子”</p>
“详细计划都写在文件里了,还请周镇长过目。”</p>
周镇长接过那份文件,一目十行地看完,他激动得语无伦次。</p>
“若真有这样一所学校,那咱们镇上十几个村的孩子,就都能回家开开心心地上学,他们的父母也能在外安心上班了。”</p>
“沈小姐,我代表咱们镇,感谢您跟宋先生的慈善之举!”周镇长重重地握住沈禾的手。</p>
沈禾看着周镇长,也笑了,她说:“周镇长的父亲,也是我当年的初中班主任。”</p>
“周镇长回去后,记得在周老师面前多夸我两句,让他也吹吹我这个学生的牛。”</p>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