纵然是冬日早晨,京师之中的店面也是开门,有不少百姓出来吃早点,街道两边靠在酒楼附近的小摊位,还有一些热气腾腾的包子,倒是有些热闹。
老六鼻子中吐出清晰可见的白雾,跟随队伍来到了城西集市。
城西集市边缘,有一家很大的店铺,占地挺大,上面挂着牌匾,写着的正是“大奉煤铺”,有不少林府的仆人,正在这里吆喝。
“林公子的蜂窝煤,比木炭好用,比木炭便宜!有需要的可以前来瞧瞧,八文钱一枚。”
城西的集市,虽然没有白虎街地段繁华,但却也是一个大型集市,很多百姓都在这里买菜,买各种生活用品。
老六开始卸货,他和其余工人一起,将那些背篓背在背后,然后专门从正门进入,旁边许多百姓都看得一清二楚。
“他们背后篓子里的那些就是蜂窝煤吗?”
“好奇怪的煤炭,这种形状从没见过,不过昨天说蜂窝煤如此厉害,是真的吗?”
“我觉得是,不如买上一个看看就行。”
老六穿过前厅,来到院子之中,开始将这些蜂窝煤卸下来,整齐摆好,一边摆一边问道:“怎么让我们从前面进来,不应该从后院进来吗?”
“你懂什么,这是新店开店第一天,肯定要让百姓看到公子的蜂窝煤有多好了。”
老六他们开始搬运一趟又一趟,纵然是冬日,他们也是感到汗流浃背。
等到再出来,只见店铺前面百姓越来越多,而且有好几个炉子里的蜂窝煤正在燃烧,每一个炉子边上,都聚集了不少百姓。
老六他们装卸完,为首的工人道:“走吧,回去再来装运。”
老六点头,驾着马车准备往煤炭厂赶。
在这一支队伍回去时,为首的林府仆人喊道:“有要订货的,现在就可以买了,诸位,蜂窝煤紧俏,本店为总店,采用送货上门的形式,您在我们这边先下单,等回头我们就将蜂窝煤送到你们家里去。”
一些商贾或者达官贵人家里的仆人,当即就是道:“我们府里,要一百块蜂窝煤,再要这配套的炉子和火钳。”
“我家老爷要三百块蜂窝煤!”
“我家夫人要两百块!”
一道道喊声响起。
普通百姓也是道:“我想要五十块。”
前面的仆人道:“请到旁边下单,我们这一边会再次进行运送。”
旁边那些文书,都已经是开始疯狂记载起来,等到时候位置顺路或者在同一位置的,就可以一起送了。
店铺前面颇为热闹,甚至可以说是人潮人海来形容。
很快,店铺早已蓄势待发的那些新一批的工人,当即就是上了马车,各自在文书那里领取了地址之后,直接朝目的地开始送货。
一个城南府邸,门打开后,那仆人放工人进来,然后那工人开始卸货,将蜂窝煤摆好。
等到蜂窝煤来了,这家老爷走到后院。
“就送来了?真快啊,来,将这蜂窝煤烧烧看,看看是不是真如京师传言一般。”
有下人当即就是开始将蜂窝煤放入炉子里,等到发燃后,见到炉子里的蜂窝煤,稳定燃烧,气味也比较小,而且火焰也的确还行。
“这蜂窝煤,还真可以啊,还有这炉子,等火焰小的时候,还能提着走,这相当于一个灶台啊。”
这老爷颇为满意:“那败家子弄出的东西,倒是真不错。”
不仅仅是这一户商贾,更多的普通百姓买的蜂窝煤,也是送到了各自家中。
古井巷。
中间这户姓周人家,开始将蜂窝煤放入灶台下面,伴着树枝燃烧后,蜂窝煤开始稳定燃烧起来。
穷苦人家,买不起炉子,只买了火钳,但即使如此,这大娘也是发现,蜂窝煤的确不错,没有刺鼻气味,甚至就连那些树枝没烧了,蜂窝煤还在烧。
旁边人家的女子在抱怨:“没木炭了,你赶紧去买些来。”
男子道:“今年的木炭价格比较贵,买了木炭就没法买米了,等下午我去做工换些工钱再买吧。”
女人没法子,只能来到墙壁边上,喊上一声:“周大娘。”
周大娘出来,一边在腰间衣服上擦手,一边问道:“怎么了?”
“你家里还有木炭吗,我们这边柴火用完了。”
“木炭啊,木炭没有,不过我新买了蜂窝煤,这个东西比木炭好用。”
“蜂窝煤?”
那女子有些好奇。
“是,就是英国公他儿子弄出的蜂窝煤,确实是比木炭好,燃烧得更长呢,而且价格也更低,很省钱,我给你一坨,你拿去试试。”
“谢谢周大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