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望号返航
“大哥指的是鸡笼的干系腊人,还是魍港的郑芝龙?”
“这俩都是,还有大员的红毛。总之,东番不允许有除了我们之外的其他势力存在。”
说到这里,林海又道:“鸡笼那边暂时没有什么异动罢?”
“没有,干系腊人正在忙着修堡垒,武朗的人已取得他们的信任。”伦第一接着问道,“大哥,这伙番鬼手里很有些银子,我们什么时候去端了他们的老窝?”
“暂时不急,等养肥了再杀不迟。”林海笑着回道,基隆西班牙人的粮食主要也是由他提供的,不过出面的是武朗,卖的价格要比给土著的贵不少,谁叫鬼佬有钱呢?
“基隆的堡垒就让干系腊人先替咱们修着,淡水这边就要靠我们自己了。所以我方才说的烧砖、开石灰矿,还有火山灰水泥,这些都要尽快提上日程。”
伦第一闻言有些紧张:“大哥,这些事我都不太懂,也不知能不能管好。”
“你是司长,主要是管人,不是管事。你这个部门稍微有些特殊,管理上不能像警备司那样苛刻,而应该尽量尊重人才,多给下面的人一些自由发挥的空间。”
林海之所以把伦第一安排在这个岗位上,部分原因也是因为他为人四海,善于和人交往。当然要尊重人才主要靠的还不是这个,而是要靠制度建设,这方面林海打算亲自做顶层设计。
他接着又道:“你不用担心做不好,我相信伱管这个部门是没有问题的。早期我也会带着你一起干,今年下半年,我在民事上的主要精力都会放在营造司。”
“是,大哥!我一定会好好干。”伦第一听到这话又来劲了,既然林海要把主要精力倾注于营造司,那这个部门的重要性就不言而喻了。
“光管人事,不懂业务,当然也不行,这方面你确实得加强学习。”林海说着又道,“其实方才说的那些事也不算难,火山灰多得是,和硫磺一样都在大屯山区,这些都可以交给土人,其他的矿产要靠我们自己开采,好在大明有的是人才,你要做的就是多看多问,不然很容易被手下蒙蔽。”
伦第一听得频频点头:“大哥,金矿是不是也得早点开采?”
“不,除了石灰矿,其他的矿产暂时不急,至少还得等上个一年半载的。”林海摇了摇头,开矿的前期投入太大,需要的人力也实在太多,眼下还不宜全面铺开。
他接着又道:“眼下还有更紧要的事,打造兵器和战船。”
“这也归营造司管?”伦第一闻言又惊又喜,此时他才知道林海给自己压了多重的一副担子。
“当然,我说过营造司的三大职责之一就是工业生产,军工也是工业,而且对我们来说尤为重要。按照我的设想,营造司至少要有四个下属部门,其中三个都是军工部门……”
“兵仗局用来造刀枪剑戟和盔甲,火器局用来造鸟铳和大炮,舰船局用来造船。其中兵仗局是要优先成立的,人才我已经让厦门的许大掌柜在搜罗,近期就会来到淡水……”
“至于火器局和舰船局,这两个部门更加关键,时间可以稍微押后一点,等博望号从濠镜回来再成立也不迟。”林海一边说一边在心中暗暗祝祷,但愿石壁他们不是出了什么事。
如今已是天启六年的闰六月,自博望号驶离基隆港已有八个多月,林海对石壁和米格尔反复交代过,不管在濠镜的任务完成到何种程度,一定要赶在今年的南风季回来。
眼看再过两个月又到季风转换期了,林海近来也颇有些心焦,他此时算是体会到去年珠娘在厦门等他返航时的心情了。
“大哥,你方才说营造司至少要有四个下属部门,还有一个是什么?”
“工程局,这也是个紧要部门,淡水要兴建的工程实在是太多了,堡垒、炮台、营房、校舍、官署,这些都要修建,还有修路架桥、兴修水利。”林海说着都有点头大,要干的事情实在是太多了。
“修水利?是为明年的春耕打基础罢?”伦第一总算逮着一个自己能说出点见解的领域,于是把话题引到这上面来。
“没错,下半年营造司的事是真不少,这事怕是要等到腊月农闲的时候再开干了。不过前期的规划要尽早做好,不然会影响到后续移民的开荒。”
“不愧是大哥,一席话如拨云见日,让人豁然开朗……”
伦第一先是拍了一通马屁,接着便滔滔不绝地说起了自己的见解:“听了大哥的教诲,第一也颇有几点心得,还请大哥指教……”
他口若悬河地说了半天,听起来头头是道,林海诧异道:“你这都从哪里学来的?”
伦第一不无得意道:“好教大哥知道,我最近都在看《农政全书》,里头有好几卷都是关于水利的。”
林海愣了一下,旋即就明白他为啥在看这书了,想不到自己这头才刚粗粗翻了几卷,伦第一却已经细细读完了。
“你这小子,倒是个伶俐鬼。”林海笑骂一句,接着又道,“甚好,要做好营造司司长,就是得有这个劲头才行。不过纸上得来的东西终究只能做个参考,后续还要和有实际经验的人多多学习。”
当天,林海和伦第一在书房里谈了一天,珠娘也在一边旁听。
伦第一走后,珠娘对林海道:“你把这么重的担子压给他,不怕他接不住么?”
“他可没觉得接不住,你没看到他那个兴奋劲吗?”林海说着又笑道,“再说你还有功夫替他操心,我给你压的担子不是更重么?”
“到时要是我管不好,你可莫要怪我。”珠娘是真有些心虚,尤其是听完营造司要干的事之后。
“放心罢,人都是在实干中成长起来的。太祖皇帝当年不过是个要饭的和尚,最后整个天下都归他管,汉初的大官很多都是沛县的,明初的大官很多都是淮右的,不是因为这地方人杰地灵,而是因为这些人最早跟着刘季和朱重八,在实战中一步步成长起来的。”
林海在和珠娘讨论为政得失时,经常会用一些史实举例,所以珠娘对历史也多少有些概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