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弄李子,就忙活了一上午。 中午,沈青和点白面,泡点豆渣,剁点油渣,加上荆芥,包了两箅子饺子。</p>
吃完午饭,沈小花拎着麻袋、扛着竹竿,又去扬树林够蝉蜕了。</p>
沈青则抱着一堆细细的柳条进了堂屋,嗖嗖,柳条在其指间飞舞,化为‘罩头’的一部分。</p>
罩头,半球状的物件,倒扣在水缸、笸箩、背篓上,能当盖子使,防虫蚁和老鼠。</p>
老鼠,贼啦精明,谁家谷物多、伙食好,就跑谁家做窝。</p>
家里装红薯片的麻袋,就被老鼠咬出个大洞。</p>
沈青打算待村里的母猫下了崽,就拎点东西上门,讨一只小猫回来养。</p>
时间一分一秒的走着,下午三点半时,屋外突然传来震耳的犬吠声。</p>
呜汪---</p>
沈青放下柳条出了屋,环视一周,没有陌生人进院子,但天却阴了,而且,大黄时而朝天吠,时而朝晒布吠。</p>
原来,大黄见天象骤变,想用叫声提醒主人收东西。</p>
“好狗!”</p>
沈青将晒布上的东西收进屋,并去扬树林,喊回了沈小花。</p>
啪嗒---</p>
豆大的雨滴,砸到地面上,溅起土雾的同时,还整出硬币大小的水印。</p>
雨,越下越大。</p>
沈青嗅着湿漉漉的潮湿气味,笑道:“晴了十天,终于又下雨了,地里庄稼浇点雨,长势会更好。”</p>
这场雨,来的快,去的也快。</p>
只过了二十分钟,雨就停了。</p>
沈小花跑进仓库,拿回一小铲,和一50厘米长、膝盖粗的竹筒,筒顶和筒盖共钻了四个孔,并用橡皮筋两两相连。</p>
“哥,知了猴,我们去树林里捉知了猴吧。我等这一天,等了老久了。”</p>
知了猴,爱在雨后出洞上树,沈青嘴角微扬,“行,咱俩来场比赛,比谁捉到的知了猴多,输的人,洗一个星期的碗,怎么样?”</p>
“比!”沈小花挺直脊背,“捉知了猴,我可在行了。”</p>
夏天的雨,总是说来就来,保险起见,李子、木耳、灰树花,暂时先放在屋内。</p>
沈青进了仓库,挑了一小花同款竹筒,和一把铁锹。</p>
二人坐在屋内等了一会儿,待雨水渗进土壤,知了猴感知到潮湿,奋力向上爬时,他俩抄家伙去了扬树林。</p>
因有繁茂的树冠遮挡,这场急雨,虽打湿了树林的地面,却没达到一脚踩下,泥土凹陷1厘米深的泥泞程度。</p>
唯有一些凹洼处,蓄了一些水。</p>
兄妹俩分头行动,沈小花的眼睛,像雷达一样,扫描地上有无小洞。</p>
小洞未寻着,却先在一有水的凹洼处,发现一只正在爬行的知了猴。</p>
沈小花弯腰把它捡起,冲沈青振臂呼喊,“哥,我捉到一只喽,大的,黄褐色的,你加油呦。”</p>
沈青回应,“甭显摆,我很快就能超过你。”</p>
“哼,我不信。”</p>
沈小花把知了猴丢进竹筒,继续扫描地上有无小洞。</p>
沈青环视一周,视线落在一棵高壮的扬树上。</p>
他走上前,在主干基部铲土。</p>
土,要铲薄点,以0.5厘米厚度为佳。</p>
铲完第三锹时,地上多出一大拇指粗的洞,洞内还有两道反光。</p>
沈青弯腰凑近看了看。</p>
洞内,一只知了猴挥舞着大螯钳。</p>
不知,是想爬出洞,还是想吓退陌生人。</p>
而那两道反光,来自于它的眼睛。</p>
沈青把铁锹斜插进小洞边缘,向上一翘,翘起锥形的土块。</p>
用手扒拉几下,挑出土里的知了猴,扔进一旁的竹筒内。</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