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雄英想着,就觉得通过科举,自读书人里面选出一些人来,还是不适合做官的。</p>
他们读了几十年的书,辛辛苦苦的考中当了官,你让他们当了官之后,为天下而谋事,为万民而谋福利?</p>
这似乎确实不太可能。</p>
只有一个可能,就是为自己而谋福利,不然图什么?</p>
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p>
说的简单,每个读书人都会说。</p>
每个读书人都当做了自己的目标。</p>
可真正能够做到的没几个。</p>
他们的那份成功来的太不容易,付出了那么多。</p>
结果你还要让他们为天下百姓付出?</p>
搞不好背后,怎么都觉得这话可笑呢。</p>
所以朱雄英得赶紧推行,新的官员选拔制度,就按后世考公的来。</p>
有能力符合标准,就可以在地方上做官吏,然后每年或者每一季进行考核。</p>
不行的就刷下去,好的就留下或者升级。</p>
每一两年就召开一次公开考公。</p>
对于这些考公的人,一旦考出了好的成绩,在录用之前就要做身份背景调查。</p>
家里是不是有犯罪?祖宗几代人是做什么的?家里的亲朋好友是做什么的?有没有靠关系之类的?</p>
最好是能够选纯素人,只要有能力,就可以做官。</p>
光要是选那些文人,朱雄英真还不放心他们。</p>
华夏几千年,都是选了一批又一批的优秀文人,来治理天下。</p>
好的,有几个呀?</p>
这个问题在心中过了几遍之后,朱雄英就基本已经确定了,接下来要做的事儿。</p>
同时他们也到达了泰州县。</p>
要看看这些地方,有没有什么问题存在。</p>
光靠几双眼睛到处去盯,不现实。</p>
地方太大了。</p>
所以只能靠去百姓之中了解。</p>
如果一个地方有什么事儿,那百姓们肯定是知道的。</p>
之间也会交流,只要从他们那里了解到一些情况,再去根据了解到的情况深入的探索,基本上就能够发掘问题。</p>
泰州县并不算大,属于苏州府下辖的一个县城。</p>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