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迹
大明朝中兴之主,天顺帝
登录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7章 四川酉阳冉氏(第1页)

上一章目录存标签下一章

提起明末明朝雄兵,耳熟能详的无非是,

辽东的关宁铁骑,浙江的戚家军,四川石柱的白杆兵,广西的狼兵,东南郑氏海军,卢象升的天雄军,孙传庭的秦兵,

以上七大雄兵,

但还有一大雄兵,其战力、战功一点也不次于戚家军,

它就是四川酉阳冉氏的土司兵。

明末天启元年,公元1621年,

辽东经略熊廷弼,遭人构陷,被明朝免去职务。

得知这个消息后,后金努尔哈赤亲率,八旗铁骑向辽东重镇沈阳发动猛攻。

作为大明朝在关外军事重镇的沈阳,承担着拱卫辽东都指挥使司所驻地辽阳的重任。

如果,一旦沈阳丢失,那么明军在辽河以东的整个军事防御体系就有崩溃的危险。

面对这一危局,时任辽东巡抚的袁应泰,

紧急从辽东的各军堡,抽调兵力,作为沈阳的援兵。

当时的辽东地区,经过辽东经略熊廷弼的苦心经营下,

拥有13万人左右的庞大兵力。

所以,袁应泰很快就集结了一支数量庞大的军队,

包括步骑兵人,水军7000人。

此外,根据袁应泰的部署,在各路援军抵达沈阳之后,要有人防御沈阳,人守卫蒲河,7000人进驻奉集。

这支部队的兵力不可谓不雄厚,但此时的明军早已没有了往日的雄风,大多数只是滥竽充数之辈,根本不具备与八旗军进行野战的能力。

所以,真正能用于作战的主力,仅仅只有来自浙江的3785戚家军,来自四川石柱宣抚司的3800白杆兵,当时驻扎在辽东的白杆兵共6800人,

和同样来自四川酉阳宣抚司的4000土司兵,当时驻扎在辽东的土司兵共5000人,

共计主力大军人左右。

而此后的事实也证明,这支一万余人的明军,

在浑河之战中让数万八旗铁骑伤亡惨重。

让以清朝为“本朝”的魏源,也不得不感慨

“为辽左用兵以来的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一秒记住新域名 https://www.psshu.com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否则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