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出他以为有望高中的,再向其索贿。即便当下拿不出钱的,签下巨额欠条,上任后寻个肥差,搜刮民脂民膏,再还上。前三甲分别是五万两黄金,三百万两黄金,以及二百万两黄金。”</p>
说着梁正越将手中文案在大臣手中,依次传递,再经由刘公公递到皇帝手中。</p>
折子还没递上去,朝野里已经沸议:</p>
“竟以钱财量文章,亏他还被称作当代诗豪,明码标价,简直羞辱了古今所有读书人!”</p>
“竟然以此牟利,简直让天下读书人寒心!”</p>
“陛下如此重视科举,此举何止寒读书人的心,更是打陛下的脸呐……”</p>
……</p>
皇帝接过那折子,在手里顿了顿,地下的声音已经说明了一切,看与不看已经没有区别。</p>
梁正越于是再次进言:“陛下,孙与斌身为国丈,代天子招募天下有才之事,却中饱私囊,垄断科考之路。知道的是他孙与斌道貌岸然,蒙骗君上,不知道的,岂非要说陛下近年加开恩科,打着广纳贤士的名头,大肆敛财吗?臣恳请陛下,彻查此事,严惩罪魁!”</p>
群臣随即复议:“臣恳请陛下,彻查此事,严惩罪魁!”</p>
皇帝脸色极难看,手中紧紧攥着递上来的折子,他何尝不知道此事影响之恶劣,可若是查的有偏差,那便是一石激起千层浪!</p>
因而才要交给自己人来查。</p>
他看向元穆,问道:“此事已交镇国公审查,镇国公,你说说,查得怎么样了?”</p>
元穆执笏出列,回禀道:“回陛下,此事牵连之广,影响至深,臣以为,应当彻查,但却不宜操之过急。一则国丈受贿是否属实有待商榷,究竟是真受贿,还是落榜举子怀恨在心有意诬陷,尚未可知;二则,往届高中的举子如今在何处为官,任上是否有搜刮民脂民膏一事,应到细细考察,以免诬陷忠良,殃及池鱼;三则,便是今年春闱的举子,不可就此耽误,臣建议,另换一位主考官,重新开考,也不枉费他们苦读一场,更让天下读书人知道,陛下清政惜才,以宽容胸怀,纳天下能才。”</p>
转而元穆又对梁正越说道:“梁大人,此事本官已在严查,当前不宜透露过多,梁大人往后若是有新证据,不妨都递交给本官,朝堂之上,除了引得沸议满堂,人心惶惶,也没有个结果。”</p>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