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样高端私密的文会,等闲士人当然是攀辕莫及。就是归震川与海刚峰的参会资格,也是穆祺舔着一张老脸, 拿穆国公府的名帖硬要来的——说实话,穆国公世子居然对文会生出兴趣,那简直是京城上流里头一号的咄咄怪事, 足以让文官的圈子惊掉下巴。而手持国公府名帖入场的两位先生, 便难免要受到一点若有似无的歧视:</p>
连穆国公世子这种人都要巴结,你们的品味到底是有多差呀!</p>
不过,这种居高临下的傲慢往往招致的只是扮猪吃虎式的打脸, 如今也决不例外。两位先生都是宽厚的人, 言谈中常常帮别人掩饰一二。但穆祺仔细分辨,还是迅速察觉出了端倪——京城高端的文会花费不菲, 攒局的人当然不会好心到为他人做嫁衣裳。如此大张旗鼓笼络士人,往往是为了让自家的子弟脱颖而出, 在入仕之前便积攒一点声望。</p>
这样的用心无可厚非,操作上也相当简单。文会的走向毕竟被主家隐约把控,只要提前漏题预备,再请两个帮闲做吹捧的气氛组,一般都能在集会中压住场面。</p>
但既然是“一般”,那当然就有不太一般的时候。</p>
譬如吧,最近京城中颇有名声的,大概便是兵部阎侍郎在家中开的那一桌“赏春宴”,将飞玄真君御赐的药酒做文会的彩头,名义上是与赶考的举子同领圣上的恩典,实则是想将自己的亲侄子阎之明趁机推上台面,肥水不流外人田。</p>
为了这个目的,阎家筹备得很是仔细,甚至弃选了如今常用的诗赋,特意将体裁锁定在自家甚为擅长的散文与策论上,希图以奇击正,来个出其不意,趁乱取胜。</p>
……然后嘛,他们就一头撞到了归震川手上。</p>
归先生倒也很懂人情事故,写散文都收着两分笔力,甚至没有用自己最为熟悉的题材。但还是那句话,人与人的文学天赋差得实在太大了。人家可能都没怎么用力,但对手却实实在在是一败涂地,连挣扎的余地都没有了。</p>
总之,归震川一挥而就,满座传看文章,一看一个不吱声。虽然都说文无第二,但差距太大了傻子都看得出来。当着主人的面打脸当然不好,但总不能在这么多文人的面前装耳聋眼瞎,胡乱吹捧吧?</p>
再说了,大家都是读过书的,自然一眼就看出了眼下是什么个局势——这种装x被打脸的套路,不活脱脱就是当年滕王阁序的再版么?偏偏主人家还同样姓阎!这种东西搞不好是要进历史书成典故的,如今跳的太欢,是想着将来当个永垂不朽的小丑么?</p>
当然,区区一篇散文还不算什么,官宦人家入仕京华,将来殿试上一决高下,还是要在策论上分胜负的。这一点就是阎家的强项,绝非寻常士人可以僭越了。</p>
“策论就是议论时政,阐述政论,人家有个侍郎叔叔,自是大占优势了。”穆祺还特意解释,怕两人心中存了些什么:“这样的优势,不赢才叫奇怪。”</p>
归震川默然不语,海刚峰迟疑踌躇,如此沉默片刻,还是海先生小声开口了:</p>
“实际上,那位张太岳也来参加文会了……”</p>
穆祺:…………</p>
他愕然片刻,居然情不自禁,对阎侍郎生出了一点同情。</p>
·</p>
阎家一口气吃了两发滕王阁序同版大招,阎侍郎本人如何想,外界还不得而知,但张太岳的名声,却是青云直上,在京中也流布甚广了。</p>
同为本朝的ssr,海刚峰就对张太岳议政的言论印象极深,甚至能全文背诵:</p>
“那位张先生说,如今天下多事,宗庙、倭寇、元史案,各项事端纷繁错杂,难以决断;但当今圣上慨然英发,却从来不是优柔寡断的人。虽然朝中多事,却必定是快刀斩乱麻,在短时间内一举定鼎,再无拖延……所以,朝中不日还会有大的风波。”</p>
说到此处,海刚峰也有些犹豫。张太岳在文会中论证得逻辑清晰,条条是道,由不得他不相信。但如今静下来细细一想,还是深觉不可思议:迁太庙修元史办海防,每一项都是千头万绪错综复杂的艰难政务,哪怕仅仅布置分派,也是莫大的工程;这样繁重的工程,怎么可能在仓促之间尽数决断呢?</p>
治大国如烹小鲜,欲速反不达……难道朝廷不明白这个道理么?</p>
但穆国公世子惊愕片刻,却以极为怪异的表情缓缓点头:</p>
“连这一点都能猜到么?果然是张太岳……”</p>
果然是国朝摄宗,三百年官场的精华凝萃,朝廷的人肉ai大模型。老道士一辈子阴阳怪气云山雾罩,玩的就是圣心莫测那一套。除了内阁几个人精中的人精,恐怕连六部的堂官都摸不清圣意的底细。一个刚刚进京的士子能把皇帝的脾性看得如此透彻,这份眼光当真是老道得吓人。</p>
是金子哪里都会发光,据说清流的许少湖已经在下手拉拢人才了……许阁老好见识啊!</p>
海刚峰惊诧莫名:“真要这么迅速么?”</p>
穆祺微微一笑:“陛下做事的风格就是如此。以现在的情形看,恐怕万寿节前后就会有分晓……大约圣心别有考量吧。”</p>
圣心有没有考量他不知道,但从后世的考古来看,老道士的风格多半还是受了丹药的影响。重金属中毒引发了不可抑制的急躁与烦闷,忍耐力极速下降,行事越来越操切躁急;才有这种不顾实际,上头硬干,直接梭·哈的操作。</p>
实际上,这种脾气在后期越发明显,以至于都被臣下摸清了套路。闫党就经常在他服丹后送来进谏的奏疏,趁着老登药性发作勃然大怒,框框下黑手整人。搞得朝政是乌烟瘴气,无人敢言,直到众怒沸腾,拱出了海刚峰这颗大雷为止。</p>
算计了一辈子人心却被下面当猴子耍,这大概就是老登的福报,怪不得谁来。</p>
不过,海刚峰当然不知道这样不堪的缘由。他尽力去理解老登的决定,却依旧是忧心忡忡:</p>
“别的我也不敢议论,但海防的事情,恐怕不宜大张旗鼓吧?倭人的使节毕竟还在京中……”</p>
倭人又不是傻的,怎么还眼睁睁看着你筹备海防剿灭自己?狗急也会跳墙的,更何况倭寇比动物还是聪明了不少!</p>
如今沿海空虚,要是提前引爆了祸乱,又该如何应付?</p>
穆祺摇了摇头,只能嘘一口气:</p>
“无论如何,圣上的决意是不可更改了……当然,接待倭人是我的差事,总不能真让事情闹到太大嘛。”</p>
·</p>
事情果然不出海刚峰的预料。整顿海防的消息宣扬后不过两日的功夫,倭国使臣楠叶西忍便气势汹汹找上了门,面色难看,举止无礼,远不是十数日前对着青词毕恭毕敬的模样。显然,在东厂大肆抓捕倭人眼线、搜捕官员,皇帝又是这样一幅强硬的面孔;被接连刺激的使臣终于忍耐不住,决意公然试探了。</p>
“我听说上国正厉兵秣马,欲图谋我国!”他声色俱厉:“我等恭敬朝贡,难道就换来上国这样的对待吗?何等背信弃义!”</p>
正在仔细检查公文与邸报的穆国公世子头也不抬,只是招手让侍奉的仆役退下,然后才慢条斯理的开口:</p>
“容我指正贵使几点。第一,以贵我双方的谈判情况,无论如何也算不上‘背信弃义’,如此言不及义,贵使还是该多多练习汉语才好。第二,论‘背信弃义’,我国的确望尘莫及,比不上倭国的见识。第三……“</p>
他终于看了一眼楠叶西忍,微微而笑:</p>
“谁说我国整顿海防,是为了图谋东瀛?圣旨上说的很明确,是为了防备居心叵测的倭寇,难道东瀛上下都是倭寇不成?”</p>
楠叶西忍愣了一愣,立刻辩解:“世子说的是什么话?且不说我国素来恭顺,就是真有一二狂徒作乱,也不过小小疥癣之疾,哪里就值得上国这样的阵仗?小题大做,一至于此么?”</p>
这话里既是解释,也难免带着三分阴阳的讥讽,大抵是讽刺大安色厉内荏,收拾几个海盗都要搞出这样的声势。穆祺微微一笑,并未答话——这倭人的话虽然阴阳怪气,说得还是有几分道理的;只要没有决定性的技术革命,两国的国力便是天差地隔,永远不可逾越。即使荒唐惫懒如老登,只要稍一振作,仍然不是倭人可以抵挡的。</p>
……不过,倭国的浪子野心,难道会因为现实的一点困难而停止么?</p>
应该说,倭国的实力一向是比较松弛的;但倭人的侵略野心与阴损恶毒又恰到好处的弥补了这一点。所谓癞□□蹦脚面不咬人却恶心人,有这么一个毒辣凶残又下贱的邻居窥伺在一衣带水的身侧,真是令人胃里翻涌。</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