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到这话,嘉炆乐了,心中暗暗嘀咕: 这婆娘还真是典型的富二代,花钱不含糊,赚钱不客气。 她说的这个都是在理。 接下来战火纷飞,最畅销的便是粮食、衣物、枪弹、医药了。 哦,不对。 史书中的巴蜀,最盛产的是烟。 国门是被烟打开的,但生产量最高的,也是华夏。 巴蜀,更是重灾区。 从17年开始,黔军入蜀,便是一发不可收拾。 据说在28年时候的,单就这一项目的收入,便有1902478万大洋,占税收总比的752 而到了1930年,巴蜀七王打得不可开交时候,便卖出了11179275万大洋,占比371。 能赚到这么多钱,一方面是成瘾,生产量大。 另外一方面,是整个生产链条上,有各种名目的税。 亩捐、窝捐、懒捐、瘾民捐、红灯捐、过路捐。 生产过程要收税、不种的要收税、消费要收税、不消费也要收税…… 巴蜀军阀头头们带头卖那破玩意儿,还只是开始。 他们还用烟做军饷,二十多万的士兵,发的都是那破玩意儿。 27年到34年,顶峰时期。 巴蜀境内7000多万人,有4000多万是瘾君子,其中便有不少4-5岁的小孩。 有句话是这么说的。 10个巴蜀人,有11个在抽烟,说的便是孕妇也在抽烟。 是,确实赚钱,有钱确实就能扩充兵源和升级装备,然后继续攻城略地,让下一个城里的人也种。 可,那也是脓疮。 比《大明王朝1566》中的改稻为桑更为严峻。 一旦遇到旱灾、虫灾、水患,百姓连饭都没得吃的了,去吃那玩意儿? 攻城容易,守城难。 一旦拿下山城后,在兵力部署上就需要投入大量经费。 之前从曹瑛那边是抢了很多,但钱有花完的时候。 坐吃山空不是办法,还是得开辟几条路子,用来替代掉烟,进一步将这个毒疮挖起来。 医院、医学院倒是不错。 战后,天下大定时,这些产业也可以让唐门接管。 医毒本一家,唐门有用毒的高手,也有用药的高手。 要是有了医学院作为支撑,日后唐门也多了一条上岸之路。 不错不错,这一波癫婆上分了! 想到这,嘉炆呵呵一笑,随即说道。 “可以啊,那你帮我张罗张罗。” “顺带了解下,筹建医院和医学院,大概需要多少经费。” 晓沐闻言,二话不说便答应了。 “好。” “我明天问。” “然后那啥,你要的山城周围的资源地图,快整理完了。” “后天给你。” 这倒是件蛮重要的事情。 要守住山城,那只有山城是不够的。 还得想办法把周围的沙坪坝、江北、南岸区域都吃下来,那这地图越是细致便越好。 身边这些人里面,也就是癫婆的底蕴最深,见识最广,自然重担落在她身上。 平时都是癫了点,但在做事情方面还是很靠谱的。 就是不知道,日后要是剑指中原,她是什么想法。 想到这,嘉炆随即开口问道。 “诶,癫婆。” “你就不担心有一天,我率兵北上,为难你干爹吗?” 晓沐翻了个大白眼,轻叹一口气,略显无奈说道。 “得了吧。” “他都快下野了~” “你们怕是没机会遇到咯~” 听到这话,嘉炆微微一愣,心中暗暗嘀咕: 这季云鹏,有那么快下野吗? 现在北平不还是豌豆系的吗? 难道是我的近代史没有学好…… e…… 想到这,连忙追问道。 “啥情况?” 晓沐耸耸肩,不以为意回复道。 “不懂~” “说是他主动辞职的。” “再问下去,我舅舅就不肯说了。” “管他的,反正最近老爹不催我去见张六子~” “姑奶奶心情好得很~” “对了。” 说着,晓沐似乎想到了什么,随即补充道。 “最近我带娃儿上下学路上,发现有人在盯着我们。” “我和六子说了这件事。” “他去查完后,说那些是袍哥会的人。” 嘉炆闻言微微一愣。 “袍哥会?” “我们唐门和袍哥会没什么往来啊?” 晓沐双眉一挑,咧着嘴,嘿嘿一笑说道。 “嘿嘿~” “放心吧~” “要是敢乱来,就把让他们知道炸弹的厉害~~~” “嘿嘿嘿嘿嘿嘿~~~” 这点,嘉炆倒是没有怀疑,心中暗暗嘀咕。 这婆娘的性格,真像迪达拉…… 会太极拳的迪达拉…… 不知道她能不能搞出国风舞狮的炸弹…… 或者是粽子炸弹??? 妈诶…… 那就是提莫了…… 想到这,嘉炆不由自主噗呲一笑,随口回应道。 “这个事情我来处理吧。” “如果他们没动手,你也别乱来,打草惊蛇。” “好呀~” “但是有架打的时候,要叫我哦~” “好久没有打架了,手有点痒~~~” “e……” 翻了个大白眼,嘉炆随即回房休息。 …… 又是三天过去了。 嘉炆正在在铁匠铺里忙个不停,耳边却传来了周芷若声音。 “镜爷。” “我这已经准备好了。” “您有空的时候,可随时唤我。” 听到这话,嘉炆双眉一挑,随即放下手中工作,掐诀念道。 “神鬼莫测!” “换!” hiu~~~ boo!!! 瞬间传送到了峨嵋山,连忙控制轮椅过去开门。 刚一开门,就看到周芷若缓步离开的背影,嘉炆连忙开口叫道。 “进来吧。” “是。” “镜爷。” 听到嘉炆声音,周芷若立刻转身,走进嘉炆房间,还不忘随手关掉房门,然后将一本厚厚的账本递上前,开始汇报起来。 在她的汇报中,嘉炆很快便了解峨嵋派的综合情况。 说起来,峨嵋派和青城山、燕武堂、自然门、唐门、火德宗这些大宗门一样,名为大宗门,实际上就是个大号的地主。 想想也正常,身怀异术,怎么可能会在历史中做个寂寂无名的牛马。 峨嵋山更是如此,门派历时数百年,底蕴深厚。 记名僧尼,共计365人。 山上常住僧尼,115人。 剩余250人,下山打理峨嵋名下的产业。 虽然这峨嵋山都是女流之辈,但贼特么有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