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决掉了狄青的事情后,郝仁心中悬着的一块大石头终于落了地。他深深地吸了一口气,感觉整个人都轻松了许多。这一次,他总算可以毫无牵挂地准备返回汴京了。
然而,尽管心情已经放松下来,郝仁知道眼前还有一些事务需要妥善处理。这些事情虽说并不复杂,但也必须认真对待并加以落实。其中最重要的一个问题便是:在他离开之后,由谁留下来暂时代理管理呢?
毕竟,等到回到汴京城,赵祯他们还需要经过一番商议,才能最终确定派哪位指定的管理者前来负责此地的工作。此外,为了确保边境的安全,还需要派遣军队驻扎在此。但在新的管理者到来之前,这段时间就形成了一个管理上的真空期。因此,必须有一个可靠的人留在这里继续开展工作。
郝仁陷入了沉思之中,开始仔细考虑究竟该让谁留下来承担这个责任。他脑海中不断闪过各种人选,分析着每个人的能力、经验和可靠性。这个决定可不能轻率行事,必须找到一个合适的人选,既能够胜任代理管理的任务,又能得到众人的信任与支持。
行政方面的人才确实有现成可用之人选——富弼。他本就是个既有手腕又有见识的能干之才,不仅擅长外交事务,在内政处理上也能游刃有余。要知道,他可是未来朝廷中的重臣呢!尽管目前尚未锋芒毕露,但其能力已然足够出众。因此,郝仁打算将富弼留下,让他负责全面统筹和管理工作。
而且在郝仁的构想之中,未来相当长一段时期内,河湟地区都将处于至关重要的地位。毕竟此地乃是稀有的牧马良地,更何况正在探索中的大宋与草原之间的贸易路线已日趋完善,日后必定会带来巨大利益。此外,这里还有众多蕃人需要妥善治理。
此时此刻,所有事物都处于亟待复兴的状态,绝不能轻易地托付给那些无法令人安心的人。其中原因不仅在于功劳容易被他人抢走,更关键的是担心有人会拖后腿。毕竟,经过千辛万苦才建立起的与蕃人之间的和睦共处和相互信任关系,绝不容许任何人肆意破坏。
要知道,建立信任并非易事,但要摧毁它却是轻而易举。郝仁实在不愿看到朝廷随意派遣一个自以为是、目空一切的人前来发号施令,从而毁掉当前如此良好的局势。因此,最好还是由熟悉情况且值得信赖的人继续接手管理工作。富弼在此期间已成功赢得了蕃人的信任,可以说是不二之选。于是乎,郝仁打算离开后,将富弼留下来全面负责各项事务的管理。
综合考虑下来,富弼无疑是留守此地最为适宜的人选。一来大家相识已久、彼此了解颇深;二来郝仁心中甚至还萌生了这样一个念头:待到将来在此新设立州郡之时,依然由富弼担此重任。不过此事尚需同赵祯以及诸位相公商议定夺。
文官还好办些,但在武将的去留问题上,着实令郝仁感到颇为棘手。毕竟此前他所采取的一连串行动,已略微超出界限。要知道,这里可是大宋,军事权力向来都是相当敏感的话题。尽管先前的种种举措,好歹也与赵祯打过招呼,可以说是征得过皇帝同意的。即便其中某些操作稍有违规之嫌,但总归还能解释得通。然而眼下战争已然结束,如果身为文官的郝仁仍对军权多加干涉、评头论足,那就实在有些不妥当了。
因此,对于镇守此地的最佳人选——镇戎军知军高继嵩而言,显然不宜长久逗留在此。至少,在此期间应当先行返回镇戎军营地待命。待到朝廷正式下达委任状后,方可再度归来驻防。不然的话,就算郝仁下令让高继嵩留下来,恐怕对方也未必胆敢听从。至于杨文广嘛,同样也不太适合留守此处,最好还是随之一同返回京城。此外,狄青和折继闵亦需回京述职。如此思来想去,最终只剩下一人最为适宜担此重任,那便是种世衡。
与高继嵩相比,种世衡的才能那也是杠杠的,甚至更厉害呢。只是他之前运气不太好,被奸臣陷害,所以一直不得志,有点惨兮兮。不过他的军事才能,在之前的整军经武和训兵秣马中已经展现得淋漓尽致啦——经他训练的军队战斗力飙升,经过实战考验,这可是事实哦,所以他的才干不用怀疑。
而且他还有一个很大的优点,就是和蕃人打交道很久了,关系处得很好。现在这个地方还不适合大规模驻扎镇戎军,所以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防御军力还得靠蕃人。
这样一来,种世衡的优势就很明显啦。另外,种世衡虽然很厉害,但他没有很高的官爵,也不怕别人说闲话。可以让他暂时负责统率河湟地区的军队。蕃人向来不把朝廷军令当回事,只听郝仁的。现在有种世衡在这里主事,他们肯定会乖乖听话的。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