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过十几天的长途跋涉,最终在人困马乏,疲惫不堪之际,
终于来到了此行的目的地,位于原州地区的镇戎军。
经过这么多天的风吹日晒,郝仁的面庞明显的晒的失去了往日的白皙,
不过这种小麦色看上去倒是更加的精壮健康。
除了略显疲惫之外,
整个人的气质上确实是更加的内敛。
镇戎军知军是个五十来岁的老将,
名叫高继嵩。
听到这个名字,郝仁有些侧目。
这听名字,好像是大宋着名的将门高家的人啊,
听上去好像是大宋着名的开国将领高琼的后人啊。
不知道他和高继勋高继宣两兄弟是亲兄弟还是叔伯兄弟的关系。
高继勋作为高家军的家主,如今已是七十多岁的高龄。
他的名号倒是一般,
甚至还不如他后来和西夏打过几场的弟弟高继宣的名声响亮。
但是他孙女是未来的大宋皇后,
就是历史上着名的高皇后高滔滔。
不知道这个高继嵩是和高家什么关系。
都是将门里面摸爬滚打的,
应该是一家子吧?
不过郝仁现在没问,
毕竟才刚见了一面,打听人家这事情也不太好,
有点交浅言深的感觉了,
这个分寸感郝仁还是掌握了的。
其实这还真是郝仁搞了个乌龙,
高继嵩的高家和高琼高继勋他们还真不是一回事。
高琼是亳州蒙城人,而高继嵩他们家乃是河西大姓高氏后代,祖上多有显功,其父高文岯在太宗朝举绥州归宋,
因为这份功劳而颇受优待,而高继嵩本人也是一直活跃在西北边军,一直从事着防御外敌的事情,
可谓是一直处在边境第一线的军人。
倒也是一位值得敬佩的人。
一番寒暄过后,互通了名姓,高继嵩把就要把郝仁引倒上桌。
毕竟对方的官职在那放着呢,自己可不能倚老卖老。
在官场可不吃这一套,
虽说高继嵩有些疑惑不解朝廷怎么会派这个一个毛头小伙子来,
军国大事,岂可儿戏?
朝中的主卫相公和官家,莫非都昏了头不是?
但毕竟五十出头的 年纪了,
早已过了莽撞的时候,
当下高继嵩按下不接的心情,不动声色的把郝仁引向了主位,
起初郝仁还推辞了一番,
但是最终,半推半就的坐在了正位。
官牒文书早就验过了,这种低级失误高继嵩自然不会犯,如今确认了对面的年轻人确实是朝廷派来的经略安抚使,
也只好坐在下首摆出一副洗耳恭听的样子,
听听这个京城来的年轻的不行的朝廷大员说一下,
他们此行到底要干什么,
有什么需要自己这个镇戎军知军能帮忙的,
在心里也早就盘算好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