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李大夫,我又来了”,丁勇笑的异常灿烂和亲和,好似二人是多年的好友。 这种前后态度上的变化,让李元一阵诧异。 “董主任,这个小年轻就是和您提起的小大夫李元”,他微微弯着腰,右手手掌虚引,指着李元。 “哎呀,果然是英雄出少年,好一个堂堂大丈夫”。 穿着一件得体中山装的微胖中年人大步向前,笑的活像一个弥勒佛。 李元笑着伸手和他相握,目光不由看向丁勇。 “李元,这是县委办公室董刚主任”。 “董主任,您请进屋”,虽然不是官场之人,但是办公室主任一职,多少了解一些。 这可是委政府的大管家,大事小情都绕不开他。 李元客气地伸手虚引,三人谦让着进入了房间。 董刚站在门口,四下观望,然后点点头,转身看向跟在身后的李元。 “诊所虽然简陋,但是收拾的整整齐齐,干干净净,是个干练的人”。 他又看向那排古色古香的药柜,“喔,你这东西置办的倒是齐全”。 “让您见笑”,三人依次落座,李元为三人倒上一杯菊花茶,笑眯眯地客气着。 在董刚的眼中,面前的小伙子既没有乡下人的拘谨,也没有官场上的迎合,表现不卑不亢,倒是让他刮目相看。 “小李大夫,我今天是带着任务来的,你救的可是我们县政府的唐书记。他知道情由后,非常感动。 因为还需住院一段时间,特意委托我向你表示感谢”。 “其实我也没做什么,就是做了简单的包扎,最后还得大医院才能完成最后的手术”。 “唐书记问过主治大夫,如果没有你及时止血、包扎、补液,对了,还有那个什么穿刺术,唐书记坚持不到市一医院”。 “言重了,我也是尽了一名医疗工作者的本分”。 “主任,您是没有见到,当时那种场合,小李没有一点胆怯,表现的游刃有余、气定神闲,颇有大将之风”。 一直笑着没有说话的丁勇适时地送上一句彩虹屁。 “你看,不是我一人这么认为吧,哈哈哈。。。”。 “哪有,领导过誉了”,李元冲着二人拱手。 “你们村有多少人啊?”,董刚轻酌一口,随意问道。 “户籍人数应该有1500多人,常住人口估计只有500人,成年人大都出外打工去了”。 “人数太少了”,他摇摇头。 “村民们得了稍大一点的病,一般会来你这里吗?” 提到乡村医生的普遍痛点,不好意思的表情没有看到,李元展示给董刚的反而是一副宠辱不惊,这让他暗自点头。 “稍重点病,大家要不是去县医院,就是去市医院,最不济也是选择镇里的诊所”。 “听说你是高中毕业,成绩还不错?” 李元笑着点头。 “市一医院的可是非常认可你的手艺。唐书记听说了你的事,觉得不能埋没了你的才华,如果你愿意,他可以安排你去市卫校进修。 等你拿到学历,他可以推荐你进入县医院”。 原本以为的欣喜若狂没有看到,看到的是皱眉沉思的李元。 多年的修炼,让董刚表现出一如既往的亲和,“怎么,有困难?” “实不相瞒,我的恩师是一位中医大夫,他一直希望我能够把他的中医传承下去。 我拜师时,也做出过承诺,所以,只能说声感谢了”。 “这样啊,有点难办,卫校好像没有中医专业。。。” “抱歉,让您为难了”,李元客气地回应。 李元得体的对答,让董刚异常欣赏,起了爱才之心。 “行,我尊重你的志向,这个任务算是办砸了。我想,等唐书记伤愈出院,一定会亲自向你表示感谢的。 你这个人我很欣赏,以后有什么困难可以给我打电话”。 这也是个城府极深的人,没有说出什么煞风景的话,反而送出了橄榄枝。 “感谢理解,以后一定叨扰”。 他拿起桌子上的纸笔,写下一串号码,递给李元。 “行了,下午还有一个会议,先走了。以后一定找李老弟喝一杯”。 “不胜荣幸”,李元内心困惑,表面保持的微笑。 董刚的表现,让陪在一边的丁勇惊诧不已,心中不断腹诽李元这是交了狗屎运。 送走二人,李元回屋后,猛地跳了起来,因为没有收住力,差一点顶塌屋顶。 好在最后警觉,双掌快速在空中挥动,才抑制住上升的势头。 看着噗噗掉落的灰尘,他苦笑一声。 功法的修炼,使得他的体质得到极大的提升。 自己曾经尝试过,原地起跳,最高超过了3米。 看着精瘦的身子,没有什么明显的肌肉块,但是单手轻易可以举起200多斤的装有小麦的麻袋。 虽然没有练过武术,但是随意双手出拳,也能打出拳影,以及击穿空气的噗噗声。 刚才一时激动,在屋里起跳,如若顶在屋顶上,今晚就能透出屋顶的窟窿看月亮了。 能够得到市一医院的认可,说明他的知识积累还是有效的。 只要多练习,将来真能成为全科大夫。 对于做手术,他没有一点心理负担,中医也是有外科的。 古代中医不是只有汤药针灸,古人的外科手术水平颠覆我们的认知。 江宁府江阴博物馆里的一组明代手术器械,里面不光有手术刀,还有缝针、镊子、剪刀等等。 它是目前出土最完整的华夏古代医疗器械。 手术刀,可以追溯到汉代、南北朝、辽金时期,能从中看出当代柳叶手术刀的影子。 从这些工具身上其实就能看出古代中医外科的发达程度。 上午这么一闹,还是有效,下午就多出几个病人,都是头痛脑热,治疗起来相对容易。 现在基本上都是风寒感冒,桂枝汤适当加减即可,一副也就是几毛钱,大家都喝得起。 桂枝汤是李元非常喜欢的一个汤药,能治疗感冒,还能补虚。 它是张仲景的《伤寒杂病论》里的第一个药方,被称为“群方之首”。 之所以有如此赞誉,原因就在于桂枝汤在强固根本、抵御病邪方面有着显着的功效。 仲景方约200首,其中用桂枝汤加减变化的有28方,占总比重的七分之一,其重要性可见一斑。 用药仅仅5味,药价便宜,但效果非常显着。 桂枝汤具有解表和里的功效,因此,可用于营卫失调、营卫不足及阴阳失调所导致的许多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