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上安全帽、工程卷尺、强光手电、无线电对讲机、空气报警器和便携式氧气瓶这探洞六件套,林恒和冬妮娅一起进入防空洞。</p>
洞内的空气阴凉且潮湿,但好在地面上看不到明显的积水。</p>
他们首先穿过一条长长的拱形隧道,隧道约有五米来宽、三米多高,这个尺寸可以通行上世纪七八十年的常见的中小型车辆。</p>
不过隧道并非是简单粗暴的笔直一条,而是呈一定的弧度,且走起来还能感觉到一定的坡度,是在向上走。</p>
隧道在前进约五十米后分出两条岔路,宽的这条往左通往车库,窄的往右则来到一处长方形的宽敞大厅。</p>
林恒用手电照了一圈,这个大厅平日里应该是被当做库房使用,地上散落着许多被遗弃的货架,四周的墙壁上依稀可以看到许多符合那个年代特质的斑驳标语。</p>
大厅每隔不远就有一个分支的洞窟,总共有十二个,每个门口还用红油漆写了编号和“额定一百五十人”的提示文字。</p>
但看里面的面积,估计这一百五十人最多只能坐着休息。</p>
毕竟这个防空洞的设计初衷,就只是让纺织厂的近两千名职工有个能在战争期间临时躲避空袭的地方,并不是要在这里长期生存。</p>
大厅正中是一条向上的楼梯,可以通往更深处的避难所二层。</p>
相较于大而空的一层,二层的整体空间只有一层的约三分之一,但布局上更复杂。</p>
“日”字型的走廊上有很多独立的小房间,面积从15~30平米不等,应该是各具不同的功能安排,例如指挥所和病房之类。</p>
一路走来,林恒大致估算了一下,整个防空洞内部的实用面积大约有两千个平方,深入山体两百多米,除了正门的主通道外,他们还发现了三条备用的逃生通道,分别通往不同的方向。</p>
这么大的空间,只要好好利用起来,足够维持三十人的长期生存,在末世里已经可以算做是中型避难所了。</p>
按照一周目时官方对私人避难所的划分标准,根据避难所可容纳的人数笼统的分为三个等级。</p>
10人以下是小型。</p>
10~50人属于中型。</p>
50~200人属于大型。</p>
超过200人以上的,这种就不能叫“私人避难所”了,而是定居点,会受到来自官方避难所的干预和管理,但也能得到一些资源和保护。</p>
带着一张墙上剥下来的防空洞构造图,林恒和冬妮娅从洞里出来,李依诺也用无人机完成了对山体的扫描,已经在电脑上生成了3d建模图。</p>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