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流不敢欺瞒姑娘,这佛堂里头都是流民乞儿,若是有个衣饰尤为打眼的,一眼便能看出来的!” </p>
陆温垂下眼眸:“若他穿的,就是一件褴褛的破衣呢。” </p>
姜流敛眉,低下头去,思索良久,双手一拍:“流民里头,还真有一个与众不同的!” </p>
陆温宽慰一笑,拍拍他的肩头:“仔细想想,莫有错漏。” </p>
“我们都叫他元哥儿,生的好委实漂亮,身段儿也好看,只是他不是近日来过的佛堂,而是一直都在,约莫……” </p>
他一阵思索,缓缓又道:“约莫……约莫来了也是一年有余了,只是他在佛堂乞讨的时间不多,听他说,大部分时候都在西屏郡里头抢粥喝,大概是饱了肚子,心气高,也不愿做咱们乌山拦路劫财的行当。” </p>
“他几月来一次?” </p>
“这个嘛,有时来的勤,一月好几次,有时,又几个月才来一次。” </p>
“他每次来,都做什么?” </p>
“送些干粮给大家,说是西屏郡的贵人们心善,赏他的。” </p>
陆温语气生冷:“他与我阿兄,可有什么交际?” </p>
姜流喉间紧了紧:“说起来,那个傻子谁的话都不听,倒是对元哥儿唯命是从。” </p>
她缓了缓语气,又问:“我观你功夫尚可,为何不投边军,偏去做贼?” </p>
他压低了声音:“未入乌山前,我也曾是威名赫赫的苏凌边军,只是后来遭人陷害,埋没了才干,被乱棍赶出来了!” </p>
闻听此言,陆温眉梢一挑:“苏凌边军?在哪位将军帐下?” </p>
那人拍了拍胸脯,得意的勾起唇角:“自然是西北三大营之最的苍隼营、怀远大将军陆大帅帐下了。” </p>
陆温将目光挪去泉边只泼着水玩儿的陆衍,浮起一丝柔和的笑:“哦,是陆衍帐下?” </p>
他心下一急:“你这小女,怎可直唤陆帅姓名……” </p>
他甫一出口,又觉大事不妙,生怕这位女修罗心怀芥蒂,遂急忙改口: </p>
“陆大帅一生忧国恤民……咱……咱这些受他荫蔽的百姓,合该敬重些……” </p>
陆温嫣然一笑:“都说他是叛国的狗贼,你不信?” </p>
他答:“那都是放屁!就算西北大将军没忍心看北弥的百姓受苦,一时迷了心窍,犯了错事,可那又关陆家小将军何事?” </p>
“出事时!咱们苍隼营还在西蜀奉命征讨呢,更何况!原本西蜀离祁州,整整三十日的路程,陆帅一人一骑,脱离了队伍,竟只用了十日,就割了那前锋营首将高斛的脑袋!” </p>
“如此少年英才,叛国?我不信!你就是去问我那乌山里的任何一个兄弟,谁会信?” </p>
“天爻谷时,你还在苍隼营?” </p>
“可不是嘛,征讨西蜀逆贼,还有我的一份功劳呢!” </p>
“你前头说是遭人陷害,又是怎么一回事?” </p>
“这事便说来话长了……” </p>
陆温微笑:“那就慢慢说。” </p>
一番攀谈下来,姜流自觉松缓了不少,大着胆子又问: </p>
“姑娘这番身手,哪怕是当年的广信娘娘也犹有不及,不知师从何处?” </p>
戚氏门第极高,震北王戚无涯只一子一女,长子从文,后入朝为官,高至内阁宰辅。 </p>
爱女习武,天赋奇高,十八替父领军,九阻鞑靼,将雁门关外虎视眈眈的胡人,揍得闻风丧胆。 </p>
因战绩彪炳被封为广信将军,可惜天妒英才,母亲逝去那一年,她才十二岁。 </p>
她眉间掠过一丝暗色,声音却是端庄温和的: </p>
“师从无名小辈,怎好比肩广信娘娘。” </p>
姜流瞧她语态,再不似先前狠绝凶戾,又因两次烦扰姑娘,害得弟兄平白没了鼻子,心中又愧又怄,只一心去替她办成这件事。 </p>
“天色不早,我也该去替姑娘送信了,烦问姑娘一句,去了谢宅,找谁?” </p>
他这蓬头垢面,衣衫褴褛的样子,和乞丐又有什么区别。 </p>
万一去了谢宅,人家只当他是沿街乞讨的,把他打出来,可怎么办? </p>
她平静道:“梧桐巷谢府,找元哥儿。” </p>
姜流一脸惊愕,复问一遍:“……找谁?” </p>
陆温整了整衣袍,正色道:“找元哥儿,就给他捎四个字。” </p>
本还想传信给他,告知他,她已知第三关,便是寻她兄长的踪迹。 </p>
可如今,她就只有一腔愤然。 </p>
早知踪影,还瞒了她这般久。 </p>
她咬牙切齿,一字一句道:“衣……冠……禽……兽!”</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