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祯十二年,他在谷城复叛。</p>
现在朝廷重提诏安之事,张献忠并不意外。</p>
毕竟西面有李自成,北有蒙古人,东北还有建奴虎视眈眈。联合他对抗那些人是明廷的最佳选择,没有之一。</p>
不过...</p>
明廷为什么早不诏安,晚不诏安,偏偏这时候诏安呢?</p>
是了,李自成进攻北京去了!</p>
想到这,张献忠哈哈一笑:“高时明,崇祯打得一手好算盘啊!如果本王没有猜错的话李自成已经攻占宣府了吧?”</p>
“宣府是京师门户!宣府失守京师告急,崇祯无兵可用,于是打算联合本王,是不是?”</p>
看着张献忠自信的模样,高时明很是无语。</p>
这家伙的情报也太落后了。</p>
李自成都兵退大同了,他还搁着宣府北京呢!</p>
其实想想也能明白。</p>
李自成张献忠之流各自为战,不共享情报。再加上山高路远,北京的消息传到四川少则一个月,多则数月,情报滞后也很正常。</p>
“张将军,你的情报有点滞后,我给你捋一捋!”说到这,高时明趴在地上抬起了高傲的头颅。</p>
在场的众人虽然面露不屑,但耳朵却不自觉地对准了高时明。</p>
“三月二十一日李自成率领十多万兵马围攻北京,在京师十余万军民的共同抵抗下,三月二十七日李自成兵败退往居庸关,随后一退再退去往大同。”</p>
“此战,李自成损失八万余人,丢失粮草牛羊无数!”</p>
嘶...</p>
在场的众人包括张献忠同时倒吸一口凉气。</p>
他们虽然早已料到李自成不会轻易成功,但也没想到他会败的如此之快。</p>
七天!</p>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