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大量土地的士绅阶级会通过各种手段隐瞒田产,少纳粮或者不纳粮。</p>
纳税的总额是固定的,他们少缴了,农民们就得多缴。</p>
于是农民们纷纷破产。</p>
官府此时在干什么?</p>
赈灾?</p>
不,他们在征税。</p>
田赋加正役加杂税本就不低,辽东战事临时加的三饷直接让农民没了活路。</p>
破产还不够,没钱交税就抓进大牢用刑拷打。</p>
很快,州府的监狱关满了拖欠税款的老百姓。</p>
为了活命,老百姓只能揭竿而起。</p>
他虽然免了全国一年田赋,但只是临时性的解决了问题,要想在根本上解决这个问题,必须成立新部门。</p>
“这土地司是做什么的?”李邦华问。</p>
崇祯没有回答,而是再次反问:“我大明朝,什么人可以不纳粮?”</p>
户部尚书方岳贡想都没想说道:“皇庄,宗室田产以及大明朝历代帝王赐出去的田产。”</p>
崇祯点头,好多人说明代士绅不纳粮是错误的。士绅只能减免,并不能不纳粮。优免人员每丁石只需要缴纳物料银,而不需要缴纳徭费。</p>
万历十五年徽州田赋和徭役折银费率</p>
举个例子,地主张三,家里的田地需要纳税米30石,家中有人丁30丁。那么按照朝廷的派征科则,他需要向政府缴纳:</p>
&lt;/p&gt;</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