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祯看着李邦华,淡淡一笑:“李阁老,你觉得吴三桂为什么到现在还没来?是他们的战马跑不快,还是路上遇到了阻击?”</p>
李邦华也不说话了。</p>
崇祯言外之意很明显,吴三桂如果真心想来早就来了。</p>
不可能到现在还不来。</p>
“这关宁军表面上是朕的关宁军,大明的关宁军,实际上早已经是吴三桂的私军了。他们到现在还不来,无非是怕来的早了会打仗,打起仗来会死人,他想保存实力!”崇祯一语点破。</p>
“吴三桂遇到流贼是这种表现,遇到建奴会表现的更好吗?朕认为不会!”</p>
“所以朕不会指望着他们,但也不会主动放弃他们。”</p>
“于是朕这些天一直在想...如果李闯贼退兵了,朕和京师该何去何从?”</p>
李邦华,范景文,邱瑜,方岳贡被崇祯的分析惊呆了。</p>
他们四人待在原地,久久不能平息内心的震惊。</p>
是啊!</p>
陛下分析的有理有据,每句话拆开都有各自的道理。</p>
尤其是对当前局势的分析,太透彻了。</p>
尤其建奴,如果他们真的长驱直入围困京师,到时候该怎么办?</p>
辽东建奴...这个让大明挥之不去的阴影。</p>
如果成化犁廷时下手再狠一些,或许一百多年后的大明在辽东就没有烦恼了。</p>
当然这只是马后炮的想法,宪宗皇帝当时做的已经足够可以了。两次犁廷让建州女真老实了一百多年,以至于清朝修订《明史》的时候,明宪宗被恶意抹黑,硬生生的变成了一个“昏君”。</p>
&lt;/p&gt;</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