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了许久,洪承畴终于从震惊中恢复过来,他深吸一口气,对唐士杰下达了指令:“速去,将诸位总兵大人请至书房,我们需共商大计。” 唐士杰迅速领命,转身离去。 约莫半个时辰后,松山城外各镇的将领们陆续抵达。蓟州总兵白广恩一马当先,紧随其后的是宁远总兵吴三桂、宁前总兵王廷臣、山海关总兵马鸣萧,以及远道而来的密云总兵唐通和宣府总兵李辅明。加上沈槯与李立峰,洪承畴麾下的八大总兵齐聚一堂,书房内气氛凝重而压抑。 每位总兵的脸上都写满了对笔架山失守的震惊与忧虑,他们沉默不语,各自心中盘算着接下来的对策。洪承畴环视一圈,缓缓开口,声音虽低沉却透着不容置疑的坚定:“笔架山之变,粮草尽失,形势严峻,本督师想听听诸位的见解,我们该如何应对?” 李立峰率先打破沉默,他年轻却沉稳,眼神中闪烁着不屈的光芒:“粮草虽失,我军尚有七日之粮,若能在此期间痛击建奴,局势尚可挽回。”他的话语中透露出对过往战绩的自信,以及作为洪承畴心腹的坚定立场。 白广恩紧随其后,表示赞同:“李总兵所言极是,唯有决战,方能彰显我大明军威!” 然而,并非所有人都同意这一激进的做法。密云总兵唐通忍不住提出了异议:“洪督师,兵法有云,大军未动,粮草先行。如今粮草不济,应先考虑撤退,待筹备充足再图反击,方为上策。” 宣府总兵李辅明点头附和,同时以眼神示意沈槯,期望得到他的支持。但沈槯却故意避开了他的目光,他深知此刻的退缩无异于将国家命运置于更加危险的境地。 李立峰对撤退的提议表示强烈反对:“撤退?那将是自乱阵脚,若建奴趁机追击,后果不堪设想。再者,锦州城危在旦夕,我等岂能弃之不顾?” 唐通冷笑一声,不再争辩,但心中的不满显而易见。 洪承畴的目光最终落在了吴三桂身上,这位年轻的将领以其卓越的军事才能闻名,他的意见至关重要:“吴总兵,你如何看待此事?” 吴三桂沉吟片刻,目光坚定地说道:“督师,撤退或许能保全一时,但长远来看,将动摇军心士气,更可能让建奴趁机扩大战果。我军应利用现有兵力,寻找战机,与建奴一决雌雄。同时,需立即派遣使者向朝廷求援,内外夹击,方有望逆转战局。” 吴三桂的提议得到了部分将领的认可,书房内的气氛开始有了微妙的变化。洪承畴点头表示赞许,他深知,在这场关乎国家命运的抉择中,他们必须团结一致,迎难而上。 “好,既然大家意见不一,但核心在于如何战胜建奴,保全大局。”洪承畴总结道,“本督师决定,即刻加强松山城防,同时派遣精锐部队探查敌情,寻找反击之机。同时,向朝廷紧急求援,并筹备后续粮草补给。诸位,此战关乎国家兴亡,我等需齐心协力,共克时艰!” 吴三桂,这位年轻却声名显赫的将领,不仅以骁勇善战着称,其背后的吴氏家族更是辽西地区不可小觑的势力。家族根系深厚,锦州总兵祖大寿作为他的舅舅,更是为他增添了几分威严与底气。而山海关总兵马鸣萧与宁前总兵王廷臣,与吴三桂情同手足,生死与共,他们的支持无疑是吴三桂在军中举足轻重的力量。因此,当吴三桂表态支持决战时,马鸣萧与王廷臣自然紧随其后,使得唐通与李辅明即便心存疑虑,也难以撼动主流意见。 “末将愿遵督师大人之命,誓死奋战。”吴三桂抱拳行礼,眼神中既有决绝也有无奈。他深知,这场决战凶多吉少,但大局为重,个人荣辱已置之度外。 洪承畴闻言,面露欣慰之色:“好!诸位总兵速回驻地,整顿军马,明日与建奴决一死战,誓守我大明疆土!” 八位总兵齐声应诺,纷纷离去,各回营地准备即将到来的大战。 行至偏僻处,马鸣萧与王廷臣紧拉吴三桂,低声询问:“长伯,你我心知肚明,我军胜算渺茫,为何还要力主决战?” 吴三桂苦笑摇头:“二位兄长,大局已定,洪督师心意已决,我等反对又有何用?况且,大军若撤,洪督师难逃其咎,他又怎会轻易言退?” 王廷臣叹道:“如此说来,我等只能以命相搏了?” 吴三桂眼中闪过一丝狡黠:“未必。依我之见,唐通、李辅明二人必会寻机逃脱,届时我等可借追捕之名,亦行撤退之实。如此,即便朝廷追究,也有说辞可辩。” 马鸣萧犹疑:“但洪督师若回京,岂会轻易放过我们?” 吴三桂冷笑:“二哥莫忘了,辽东战事连连失利,朝廷严惩不贷。洪督师若败,能否生还尚是未知。即便他侥幸逃脱,又有何颜面指责我等?” 此言一出,马鸣萧与王廷臣恍然大悟,心中暗自盘算。 而另一边,沈槯心中亦是五味杂陈。他几次欲开口提醒洪承畴提防内部异动,但终因缺乏确凿证据而作罢。他深知,在这乱世之中,信任与猜疑并存,一步错便可能万劫不复。于是,沈槯只能默默祈祷,愿明日之战能有一丝转机,让大明将士少受些无谓的牺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