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 踏青好时节。 梨花风起正清明,游子寻春半出城。 因要出城踏青,林小满便一直催着顾长生把口罩戴起来。 她早就看见顾长生的包袱里新做的真丝布罩。 “我” 顾长生有些扭捏,戴着真丝布罩去踏青,岂不是所有人都看见他戴着个奇怪的东西? “我劝你最好是戴上,我们出城踏青,郊外树多风大,风一吹到处是花粉,如果下回你还想和我们一起做买卖的话” 林小满话没说完,顾长生已经戴上了口罩,“这样总可以了吧?” 林小满满意地点头,跟着哥哥坐上马车。 来时一辆车装满货物,此刻已经空空如也。 “那有小娃娃放纸鸢。” “那是不是有男女在幽会?” “咦,那些是昨日买竹篮的书生吧?他们怎么日日穿着书院的长袍?书院发几套衣服?” 林惊蛰对什么都好奇,此刻正掀着帘子羡慕地看着马车外面。 这是他程。 不像他们,什么都不懂,完全是睁眼瞎。 —— 临安府内有条横跨南北的仓江,嘉林县外的护城河与仓江相连。 仓江岸上一排柳枝垂绿,随风舞动。 与护城河相连之处有数十棵开的正艳的桃花。 春风翩然吹落几瓣桃花,落入清澈见底的护城河。 暖日当暄,笙簧盈耳。 嘉林县春日风光尽收眼底。 四人乘兴而归,又在嘉林县买了一些布料吃食。 林小满路过首饰铺子,琳琅满目的各色金银首饰把她的眼睛都闪晕了。 闪是闪,闪得人喜欢,奈何银子不够。 她在角落的首饰柜中看到了一个镂空杏花银簪。 咬咬牙花了三两银子给买了,回去送给阿娘。 阿娘似乎都没首饰,仅有两根磨得接近粉白的红绳和阿爹抽空亲自打磨光滑的一枚竹头簪。 哪有女子不爱美。 她如今赚钱了,买不起贵的,普通的银簪子给阿娘安排起来。 林小满还给谷雨买了几根红绳,给立冬买了个可以敲的小鼓,都是小玩意,没花几个钱。 就是给林大江的礼,把林小满难住了。 他转头问林惊蛰:“哥,你说给爹买什么好呀?” “爹?”这下把林惊蛰也难住了,他同样转头寻求帮助,“长生,你给顾伯伯买什么?” 顾长生正愁着,他爹什么都不缺,买回去也是派不上什么用处。 他见谢辞安什么都没买,于是好奇地问,“辞安,你呢?给伯父伯母买什么?” 谢辞安面色平静,“家中缺粮,我预备买粮。” 说完见同伴并没有嘲讽之色,他反倒不好意思起来。 林惊蛰觉得不对,他知道谢辞安在写话本。 怎么就家中拮据了? 吉祥书铺中最便宜的话本子都要三百文,篇幅长、书本稍厚的都要七八百文。 林惊蛰怀疑的眼神实在是太明显,谢辞安只好解释:“其实,我写的话本子不受欢迎,许是我才疏学浅,还需再勤加磨练。” 林惊蛰显然受打击了,谢辞安这么好的学问写的话本子都只算一般。 “那哪种话本子最受欢迎?” 林小满道:“吉祥书铺的少东家不就在这,问他呀!” 三人目光纷纷转向顾长生,目光炯炯。 “我、我平日里不看话本子。”顾长生紧张得说话都结巴了。 林小满没看过谢辞安写的话本子,不过她也算是烂番茄的常客,经常在推荐榜找书看。 从古至今,什么小说最受欢迎,应该由读者说了算。 “所谓知己知彼百战百胜,做买卖也是一样,你写书得知道书铺里什么类型的话本卖得最好,不能光顾着写,否则你写得再好都没人看呀!” “还有一种情况,你写的好但没人买你的书。这时候,你得把自己的话本子推销出去,让人看到你写的故事才行。”林小满说的头头是道,“就算是金子,也要人擦干净了才能发光,是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