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人想到女人能生孩子和能够顺利生下孩子是两回事,又觉得十五岁以前成婚早了。</p>
毕竟天幕曾血淋淋地提醒着他们,他们想要女子早婚,是想让女子早点生下孩子,但是难产率和新生儿死亡率高的惊人,和女子过早生育有关,得不偿失。</p>
看来是该调高女子的婚育年龄了。</p>
【宋真宗赵恒念着刘娥是一介孤女,没有家人,便让龚美改姓刘,认作刘娥的义兄,当成刘娥的家人。也就是说,刘娥厚葬李宸妃,想要保全的娘家人其实是和龚美有着血缘关系的家人,可见这对义兄妹之间关系不错。</p>
司马光在《涑水记闻》中直接写刘娥是倡妇,嫁给龚美为妻,之后又被龚美给卖了。</p>
若是真的如此,刘娥不可能为娘家人着想。】</p>
宋仁宗赵祯有点同情太后了,惨,太惨了,后世之人怎么这样啊?</p>
太后刘娥暗骂:好个司马光!</p>
宋仁宗朝。</p>
赵祯对司马光怒目而视,这写的什么鬼东西?敢骂刘太后是倡妇?</p>
他早就下了旨意,不得妄加议论刘太后临朝称制的事情,结果反倒编排起了刘太后,胆子大得很啊。</p>
好,真是好啊!赵祯差点气疯。</p>
司马光:“……”不,《涑水记闻》中的故事可不是他胡编乱造的,那都是记录别人所说的故事,每一条都有记录讲述其故事的人,和他有什么关系?</p>
想知道历史,看《资治通鉴》也比看《涑水记闻》好啊。</p>
【宋真宗赵恒和唐高宗李治一样身体不好,在他疾病缠身的时候,政务是由皇后刘娥处理的。前面说到,刘娥爱读书,她爱读史书,拥有政治才能,将朝政处理的不错。</p>
古人云:“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p>
宋真宗赵恒天禧四年,也就是公元1020年,丞相寇准,就是订立“澶渊之盟”的那个寇准,奏请皇太子监国,被赵恒罢相,换成了丁谓顶上丞相空缺。</p>
丁谓,大家耳熟能详的大奸臣啊。</p>
当时还是皇后的刘娥就对丁谓愚弄皇帝,鼓动皇帝大兴土木十分的不满,在宋真宗赵恒驾崩后不久,就将丁谓给放逐了。</p>
据说现在有剧在洗白丁谓。】</p>
【宋真宗赵恒临终时,宋仁宗赵祯只有十三岁,周岁十二,于是立下遗诏,军国大事都由升级成皇太后的刘娥裁决。</p>
刘娥和宋仁宗赵祯每隔五日,在承明殿上朝。刘娥在皇帝的右侧垂帘听政。</p>
刘娥执政期间,和之前盘点过的临朝称制的太后一样,吏治清明,重视农田水利。除此之外,她还发行了世界上第一张纸币“交子”,并且结束了宋真宗赵恒在位期间的“天书”运动,也就是泰山封禅运动。</p>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