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最初的问题,说她丢失大量国土,主要指的应该就是丢失了鸡背上的鼓包,但那是从唐高宗时期就已经开始丢的,算到她头上有失公允。</p>
说是开疆拓土的功臣,也言过其实,毕竟唐高宗时期和她当太后执政时期丢失的领土没有全部收回。】</p>
唐太宗李世民觉得可惜,如果李治打下的那些领土没有弄丢,那绝对会成为超越他的存在。</p>
千古一帝当有李治的姓名。</p>
第98章 </p>
【武则天在位期间,曾与后突厥汗国和亲,较以往不同的是,这回不是送和亲公主去夷狄和亲,而是王子皇孙娶夷狄公主。</p>
从汉高祖刘邦开始,“和亲”都是送公主去夷狄。和亲公主远在异国他乡,下场基本上都是十分悲惨的。</p>
和亲乌孙的刘细君,发明琵琶乐器弹奏以解思乡之情。老乌孙王死后,按当地习俗,她要嫁给老乌孙王的孙子军须靡。刘细君向汉武帝告状,得到的回复却是按当地习俗照做,在乌孙只活了五年。</p>
刘细君病逝,汉朝马不停蹄地又让解忧公主去和亲,嫁军须靡。军须靡死后,按习俗嫁新的乌孙王。</p>
“昭君出塞”耳熟能详,王昭君和亲匈奴,在老单于死后想要回到汉朝,但是被汉成帝拒绝了,命令她依从当地习俗,嫁给了老单于的儿子。</p>
和亲公主在异国他乡活得不如狗,祖国也只是把她们当成工具,没有当人看待。</p>
这种情况似乎在唐朝有所改善,唐太宗时期,文成公主和亲吐蕃,似乎在吐蕃地位挺高的。当时吐蕃有把脸蛋涂成红色的习俗,文成公主不喜欢这个习俗,让老公把这个习俗给禁了。</p>
老公去世之后,文成公主守寡三十多年不愿意回到唐朝。唐高宗曾派人去接,文成公主拒绝了。</p>
和亲公主在异国他乡过的怎么样,还是得看祖国的国力如何。】</p>
曾经当过质子的秦始皇嬴政感同身受,最有感触的当属他的父亲——嬴子楚。</p>
嬴异人和嬴子楚是同一个人,改名前和改名后的处境,可以说是天壤之别。</p>
在异国他乡过的怎么样,不光要看祖国的国力如何,还要看祖国对身处异国他乡的孩子是否重视。</p>
汉高祖刘邦脸上挂不住了,如果不是被匈奴围困在白登山,他汉朝无需向匈奴和亲、进贡。</p>
汉武帝刘彻有种被李二凤比下去的感觉。</p>
他汉朝的和亲公主遵循夷狄的风俗,唐朝的和亲公主不遵循夷狄的风俗,而是让夷狄为公主改变风俗。</p>
【和亲公主在夷狄过得那么惨,既然要和亲,为什么不让夷狄公主过来呢?</p>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