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是由于他的狂,以至于……</p>
青年时期的李白:“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莫欺少年穷。”</p>
中年时期的李白:“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莫欺中年穷。”</p>
老年时期的李白:“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莫欺老年穷。”</p>
晚年时期的李白得从叔收留。</p>
“大鹏一日同风起,抟摇直上九万里。”也成了骂人的话:这么能,你咋不上天?】</p>
唐朝之前的君臣们难以置信:“!”</p>
能写出如此诗文的李白,一辈子都没有出头之日?不会吧?</p>
唐朝之后的君臣们点头,确实是这样,有“诗仙”之名的大才子李白仕途不顺,没能做出政绩来,只有诗名传世。</p>
李白:“……”</p>
杜甫:“……”</p>
【李白年轻的时候,写了“干谒诗”无数,娶了宰相的孙女许氏为妻,却还是无缘做官。</p>
许氏是宰相的孙女不假,但这个宰相是唐高宗时期的宰相。她嫁给李白的时候,祖父已经去世多年,父亲名不见经传,自然也就无法给予李白多少帮助。</p>
李白中年时和道士吴筠一起进京。</p>
《新唐书》记载,李白到了京城之后去拜访了贺知章。</p>
贺知章比李白大了四十多岁,通过科举考中了状元,官至秘书监,从二品大员。对于他,我们也很熟悉,都背过他写的《回乡偶书》。】</p>
天幕上出现了《回乡偶书》全诗。</p>
【李白见到贺知章的时候已经四十多岁了,而这个时候贺知章已经八十多岁了。</p>
贺知章看了李白写的《蜀道难》,惊为天人,夸李白是谪仙,不吝推荐李白。李白在贺知章的推荐下才终于当了官。</p>
正史记载,天宝初年,也就是公元742年至公元744年之间,唐玄宗下诏书任命李白供奉翰林。</p>
供奉翰林,翰林供奉,调了个顺序,有着天壤之别。</p>
翰林供奉这个官职,在唐玄宗时期直接听命于皇帝,为皇帝亲信,属于丞相预备役,在开元二十六年,也就是公元738年,被唐玄宗改为了翰林学士。</p>
也就是说,李白是不可能在天宝年间成为翰林供奉的。</p>
“供奉”有另一层意思,唐朝有一技之长的人以自身的技艺跟随皇帝左右侍奉,包括但不限于文人墨客。</p>
李白这个供奉翰林,就是这种。】</p>
【《旧唐书》记载,唐玄宗下诏让道士吴筠进京。李白和吴筠是好友,跟着一起进京。吴筠见到了皇帝之后,就向皇帝推荐了李白,于是李白就和吴筠一起待诏翰林。</p>
吴筠是什么人?出名的道士。</p>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