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很可惜,并没有援军。</p>
第67章 </p>
【《史记》中记载的是匈奴单于将女儿嫁给李陵,汉武帝得知此事后,杀了李陵在汉朝的母亲和妻子儿女。</p>
《汉书》中将李陵的死归咎于李绪为匈奴练兵对付汉朝,汉武帝误以为是李陵,所以杀李陵全家。将匈奴单于将女儿嫁给李陵的记载放在李绪事件之后。</p>
当然,也不能说二者有一个是错的。</p>
《史记》中对于李陵的记载非常简短,《汉书》中则十分的详尽,是《史记》的补充。</p>
就比如《汉书》中记载的李陵和苏武的对话,苏武回到汉朝的时候,已经是汉昭帝在位的时候了。这个时候《史记》的作者司马迁已经挂了,无从得知。</p>
这对司马迁来说或许是一件幸事。</p>
司马迁写的帝王本纪里到汉武帝为止,如果活到了汉昭帝时期,那么他在汉武帝本纪中则会提到“太子即位”这样的字眼,就像孝景本纪中那样。】</p>
李陵和苏武的对话证实了李陵一开始就是真投降,而非忍辱负重。</p>
天幕下的众人有点同情司马迁,至死都不知道他心目中的英雄并不是那么的伟岸,不知道他的蛋蛋丢的有多冤。</p>
不过伤害已经造成,对于司马迁来说,还是不知道真相为好。</p>
得知真相的司马迁:“……”</p>
正值壮年的汉武帝刘彻见司马迁脸色不好,好心地宽慰道:“子长啊,天幕预警,往后要注意谨言慎行,尤其你是太史令,职责所在,更要注意这一点。”</p>
司马迁恭敬地应声。</p>
倘若历史重演,他仍然会站出来为李陵说一句公道话。李陵在面临绝境的时候投降绝对是权宜之计,心还是向着大汉朝的,有机会一定会回来对付匈奴。</p>
天子能容得下赵破奴,为何就容不下李陵呢?</p>
刘彻想到现在卫、霍二位将军还健在,李陵还只是一个少年,一切都没有发生,还有补救的机会。</p>
好好培养李陵,会是难得的将才。</p>
前提是努力过后仍未保住卫、霍二位将军的性命。</p>
他有“帝国双璧”,要什么李陵?</p>
【李陵兵败是败在投降了匈奴,败在没能逃回汉朝。</p>
胜败是如何判定的呢?</p>
作为守城的将军,城中只有一万守城士兵,尽管杀敌数十万,最后城破,依然是败了。攻城的将领即便损失了数十万士兵,但是把城池攻下来了,也是胜利。</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