刑场上的尘埃逐渐落定,徐鸿儒的身影已远,但那份沉重却仿佛依旧压在每个人的心头。楚凌霄与孙武并肩走出刑场,两人的步伐虽稳,但心中却各有千斤重。楚凌霄的眼神中多了一份坚定,那是对未来道路的清晰认知,也是对肩上责任的深刻体会。 孙武转头看向楚凌霄,沉声道:“凌霄,今日之举,虽是为国为民,但心中难免有愧。你我二人,还需多做实事,以慰民心。” 楚凌霄点了点头,目光深邃:“孙将军所言极是。徐鸿儒之事,让我更加明白,真正的稳定与和平,非武力镇压所能达成。唯有深入民间,了解百姓疾苦,方能对症下药,根治时弊。” 于是,两人决定深入民间,亲自探访百姓生活。他们换上便装,踏上了一条通往乡村的小路。沿途所见,皆是破败的屋舍、荒芜的田地,以及面带菜色的百姓。楚凌霄与孙武的心,不禁又沉了几分。 他们走进了一户农家小院,院中的老槐树下,一位老妪正吃力地捶打着背上的篓筐,筐中装满了刚从地里挖出的野菜。见有客来访,老妪勉强挤出一丝笑容,招呼他们进屋。 屋内简陋至极,一张破旧的木桌,几把摇摇欲坠的椅子,便是全部的家当。老妪颤巍巍地端来两碗清水,不好意思地解释道:“家中贫寒,只有这清水待客,还望二位莫要见怪。” 楚凌霄接过水碗,轻轻抿了一口,心中五味杂陈。他温和地问道:“老人家,您家中可有其他亲人?生活可还过得去?” 老妪叹了口气,眼眶微红:“老身膝下无儿无女,全靠这几亩薄田度日。但近年来天灾人祸不断,赋税又重,收成一年不如一年。这日子,真是越过越难啊。” 孙武闻言,眉头紧锁,他追问道:“那官府可有派人来赈灾减税?” 老妪摇了摇头,眼中满是无奈:“官府的事情,我们这些小老百姓哪里说得上话。只盼着能有个好年景,多收些粮食,填饱肚子便是万幸了。” 离开老妪家后,楚凌霄与孙武又走访了多户人家,所听所见,皆是相同的疾苦与无奈。他们深刻感受到,百姓的生活已经到了难以为继的地步,若再不采取措施,只怕会有更多的人被迫走上反抗的道路。 回到京城后,楚凌霄第一时间向天启皇帝递交了奏折,详细阐述了他在民间的所见所闻以及自己的思考与建议。他恳请皇帝能够减轻民间赋税负担,增加民生福利支出,以缓解百姓的生计压力。 天启皇帝阅罢奏折,沉默良久。他深知楚凌霄所言非虚,朝廷的苛捐杂税确实已经压得百姓喘不过气来。但他也清楚,改革税制并非易事,需要极大的勇气与决心。 最终,天启皇帝决定采纳楚凌霄的建议,并任命他为钦差大臣,负责监督税制的改革与实施。楚凌霄领命后,立即投入到紧张的工作中去。他深知自己肩负的使命重大,必须全力以赴才能不负皇恩与民望。 在接下来的日子里,楚凌霄的身影频繁地穿梭于乡间小道与繁华市井之间,他的到来,为这片土地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变化。 在田埂上,一位老农握着锄头,望着远方忙碌的楚凌霄,眼中闪烁着惊喜的光芒。“哎呀,那不是楚大人吗?听说他最近在忙着改税制,咱们这税要是能少交点,那可真是太好了!”旁边的一位年轻农夫接过话茬,“是啊,而且我还听说,楚大人还办了学校,以后咱们的孩子也能读书识字了!”两人相视一笑,眼中满是对未来的憧憬。 在粥厂前,一群衣衫褴褛的灾民排起了长队,他们的脸上虽然还残留着生活的艰辛,但眼神中却多了一份坚定和希望。“多谢楚大人啊,这粥厂真是救了我们一命。”一位老妇人接过热腾腾的粥,感激涕零,“以前哪敢想,朝廷还会这么关心我们这些苦命人。” 学堂里,孩子们朗朗的读书声此起彼伏,那是他们第一次有机会接触到知识的海洋。“老师,我将来也要像楚大人一样,为百姓做好事!”一个稚嫩的声音在教室里响起,引来一片赞同的笑声。 小镇的医馆里,新添置的医疗设备让大夫们的工作变得更加得心应手。“多亏了楚大人的支持,咱们这的医疗条件才改善这么多。”一位大夫边为病人包扎伤口边感慨,“现在看病方便多了,百姓们也少受了不少罪。” 随着这些变化的悄然发生,楚凌霄的名字也在民间不胫而走。茶余饭后,人们纷纷议论着这位年轻官员的功绩。“楚大人真是个好人啊,他为我们做了这么多好事。”“是啊,以前提到锦衣卫,我都害怕得要命,现在才知道,原来也有像楚大人这样为民着想的好官。” 渐渐地,楚凌霄不再是那个令人畏惧的锦衣卫督军,而是成为了百姓心中的英雄与守护神。每当他出现在人群中,都会引来一片欢呼与掌声。孩子们会围着他转圈圈嬉戏;老人们则会拉着他的手感激涕零;就连那些曾经对他抱有偏见的官员们也开始重新审视这位年轻有为的同行。 “楚大人啊楚大人,你真是我们的大救星!”这句话成了百姓们对楚凌霄最真挚的赞誉。而他本人却始终保持着谦逊与低调的态度,深知自己只是做了一名官员应该做的事情而已。但他也深知这些赞誉背后所承载的期望与责任,这将成为他继续前行的动力源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