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谓“大棚纸”虽然极有特点,但华佗并不能想到,这种能不同程度透光的纸应该应用到什么地方,尤其听那门童说,这纸的价格可真是不便宜。</p>
他从豫州来,其实一路已经没少听到关于蒲纸的种种传闻了。</p>
豫州也是有蒲纸的,是自年前就被一些商人从荆州带过来的,听说是襄阳黄家产出,还真是没少让豫州众家吃惊——</p>
若有什么不得了的技艺,一向是从北往南传的,尤其是从洛阳经过豫州再传到荆州扬州去,从荆州北上的“好物”,真是不多见。</p>
但商人们带到豫州的蒲纸,只有三种。</p>
洁白如雪又散发着椒麻香气的上品伯轩纸,微微泛黄但晕墨飘逸的中品仲宁纸,和浅褐色虽品质一般但毕竟价廉的下品叔玉纸。</p>
下品纸并不如何受青睐,因从襄阳贩到豫州去,无论哪种纸的价都非普通人家能够承受的了的。</p>
但真用得上中上品纸的人家,大抵是性喜豪奢的,对这普普通通只余价廉的下品纸必定毫无兴趣。</p>
最后还是商人们想了法子,华佗听说,这纸大半都被他们想了方卖给大户们做厕筹,即如厕后清理自身了。</p>
倒是华佗,想着他那些医学典籍纷繁复杂,没少买下品纸回去誊抄案牍。</p>
但他到黄家这宽敞的纸铺子里,才知道这蒲纸种类如此之多,用途如此之广泛,在此地的价格也多数都很亲民。</p>
就是这大棚纸·····</p>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