扶苏点头表示赞同:&lt;/p&gt;</p>
“父亲所言极是,只不过他们有些过于自信,以为华夏非他们不可。”&lt;/p&gt;</p>
“当华夏发现杀鸡儆猴这一招未能奏效时,便会毫不犹豫地连猴子也一并处理,毕竟还有两只鸡在旁边观望。”&lt;/p&gt;</p>
嬴政微微颔首。&lt;/p&gt;</p>
“其实,无论是杀鸡儆猴,还是杀猴儆鸡,关键在于主动权这把屠刀掌握在我们手中。”&lt;/p&gt;</p>
“只要谁不听话,我们就宰了谁。”&lt;/p&gt;</p>
“而且,若是猴同意了我们的条件,那自然是皆大欢喜。若是猴不同意,即便我们杀掉了猴子,还有几只鸡可供选择。”&lt;/p&gt;</p>
“华夏总归是不吃亏的,顶多就是技术方面欠缺一点罢了。”&lt;/p&gt;</p>
扶苏有些疑惑地问道:&lt;/p&gt;</p>
“那华夏为何不一开始就采取这样的策略呢?为何要等到谈判的最后一天?”&lt;/p&gt;</p>
嬴政微微一笑,解释道:&lt;/p&gt;</p>
“华夏的每一个策略都恰到好处,从最初的两个限制条件,到艰难的谈判过程,再到最后的杀猴儆鸡。”&lt;/p&gt;</p>
“若是没有限制条件,华夏怎么拿到主动权,又怎会让这几家公司主动去争两个桃子?”&lt;/p&gt;</p>
“若是没有磨光他们的耐性,又怎么能试探出他们的心理极限?杀猴儆鸡又怎会如此奏效呢?”&lt;/p&gt;</p>
扶苏很是努力的消化嬴政的话。&lt;/p&gt;</p>
他知道,作为一个未来的帝王,主动权始终要捏在自己手中。&lt;/p&gt;</p>
这些谋略也是他必须要懂的。&lt;/p&gt;</p>
......&lt;/p&gt;</p>
【铁道部随后提出了明确的要求,每组列车必须采用“1+2+17”的生产模式。】&lt;/p&gt;</p>
【即先制造一列动车供我们审查,随后在我们华夏生产两列,并且指导我们必须学会整个制造过程和技术难点。】&lt;/p&gt;</p>
【剩余的17列动车的零部件需由我们自己生产,自行组装,而对方则需在现场提供全程指导。】&lt;/p&gt;</p>
【如果最后发现我们自己生产的这17列动车组,但凡有一个地方和之前的三辆存在差异,那么我们将拒绝支付任何费用。】&lt;/p&gt;</p>
......&lt;/p&gt;</p>
朱元璋点点头。&lt;/p&gt;</p>
这个主意不错。&lt;/p&gt;</p>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lt;/p&gt;</p>
不考核夫子,而是考核学生的学习成果。&lt;/p&gt;</p>
这就能保证技术能够真正掌握在华夏企业手中。&lt;/p&gt;</p>
就不会出现后世华夏在艰难时期,毛熊国专家藏私且毁约的情况了。&lt;/p&gt;</p>
......&lt;/p&gt;</p>
【在目睹了西门子股价的狂跌后,各合作方的配合态度愈发积极,协同工作的效率也显着提升。】&lt;/p&gt;</p>
【在完成这一系列的工作之后,南车和北车竟然决定合并了。】</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