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开卷第一回。 甄士隐梦幻识通灵,贾雨村风尘怀闺秀。 原文提到,作者自云:曾历过一番梦幻之后,故将真事隐去,而借通灵说此《石头记》一书也,故曰“甄士隐”云云。 但书中所记何事何人? 自己又云:“今风尘碌碌,一事无成,忽念及当日所有之女子,一一细考较去,觉其行止见识皆出我之上。 我堂堂须眉诚不若彼裙钗,我实愧则有馀,悔又无益,大无可如何之日也。 当此日,欲将已往所赖天恩祖德,锦衣纨裦之时,饫甘餍肥之日,背父兄教育之恩,负师友规训之德,以致今日一技无成、半生潦倒之罪,编述一集,以告天下;知我之负罪固多,然闺阁中历历有人,万不可因我之不肖,自护己短,一并使其泯灭也。 所以蓬牖茅椽,绳床瓦灶,并不足妨我襟怀;况那晨风夕月,阶柳庭花,更觉得润人笔墨。 我虽不学无文,又何妨用假语村言敷演出来?亦可使闺阁昭传。复可破一时之闷,醒同人之目,不亦宜乎?”故曰“贾雨村”云云。 更于篇中间用“梦”“幻”等字,却是此书本旨,兼寓提醒阅者之意。 看官,你道此书从何而起? 简单来说,原文一开始就说了,甄士隐和贾雨村都是作者曹雪芹所化,或者说,他们身上寄托了作者最多的心血和感情。 也就是,本文真正的主角。或者说,这其实是写男人和男人之间惺惺相惜的官场故事。 这其中甄士隐可借助通灵,将梦幻变成真的。 也就是说,甄士隐,擅长将梦中的场景、笔下的文字、画中的神仙都拉扯进真实的世界里来。 实在是不可思议。这种人走到哪里,都能够遇到神仙吧,通灵宝玉他都能够拿在手里。 而贾雨村则能够无中生有,绝处逢生,没有路也能被他走出一条路来。 他们两人,存在文中,正应了那一句话: 假作真时真亦假,无为有处有还无。 出则既明,且看石上是何故事。按那石上书云: 当日地陷东南,这东南一隅有处曰姑苏,有城曰阊门者,最是红尘中一二等富贵风流之地。 这阊门外有个十里街,街内有个仁清巷,巷内有个古庙,因地方窄狭,人皆呼作葫芦庙。 庙旁住着一家乡宦,姓甄,名费,字士隐。嫡妻封氏,情性贤淑,深明礼义。家中虽不甚富贵,然本地便也推他为望族了。 因这甄士隐禀性恬淡,不以功名为念,每日只以观花修竹、酌酒吟诗为乐,倒是神仙一流人品。 只是一件不足:如今年已半百,膝下无儿,只有一女,乳名唤作英莲,年方三岁。 故事一开始出现三个人物,甄士隐,甄士隐的妻子封氏和他们唯一的女儿甄英莲。 简单来说。 当日地陷东南! 也就是,官场地动,发生在金陵姑苏。 姑苏城有个门,城门那一片,住的都是富贵风流人。 或者说,人上人。 这个城门外有个十里街,街内有个仁清巷,巷内有个葫芦庙。 葫芦庙旁边住着甄士隐。甄士隐,名门望族,久居官场。深知这等官场地动。 只怕金陵又有如当年探花林如海一样的人物,惊才绝艳,横空出世。 这里原本是王子腾吧。但小人物有大智慧,才更符合作者的本意。草莽英雄,贾雨村。 然后,甄士隐日有所思,夜有所梦,想到了天家身份的玉,或者朝廷免死免罪的种种潜规则,和曾经有恩的人家。 要还吧。 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细算下来,有的还是大恩呢。 近段停班反省的日子里,甄士隐没事就琢磨着。 虽然朝廷明说,是他家里的事,与他不相干。 也是古代避讳的一种。说白了,一天,甄士隐照常去衙门上班,被上司单独叫了进去。 跟他明说,你明天就不用来点卯了。 停职接受调查,因为你家里出了大事。 所以,甄士隐,姓甄,名费,字士隐,性情恬淡,不以功名为念。名字都作废。 衙门里点卯,名册上就没有他的名字了。 还求功名?对外还得装出一副没事人的模样,恬淡,看不出的。 那时混官场,到一定级别都得这样。喜怒不形于色。 可参看后文贾雨村革职。 可见,甄家肯定是摊上大事了。甄士隐成日里琢磨着,怎么让自家避祸呢。 虽然,甄家把他们一家三口赶了出来,连宗,古代可进也可以出。出的话,就叫分枝吧。 也是保留香火的意思。明确让甄士隐一家三口置身事外。 但甄士隐,不愿意。倾巢之下,谁能幸免。虽然,甄士隐被甄家分枝出来。 更像是连宗他妻子娘家封家。 也就是,俗称的上门女婿吧。不然,推断这里的封家就是金陵四大家族的史家,以史为鉴么。 这家就是明镜高悬吧。甄士隐的女儿甄英莲,就改名史湘云了。 醒来后,甄士隐看到女儿甄英莲,他又犹豫。 抱女儿出门,还在想了。甄士隐正要进屋来,僧和道,从甄士隐刚刚的梦里走了出来。 也就是说,这个故事里的僧和道,是真的存在的。 甄士隐以前见过此等穿衣打扮的和尚道士,才会日有所思夜有所梦,梦里,也是他们。 而这些人说话,总像是意有所指似的。又或者,甄士隐是通过他们来打听官场消息。 文中僧和道所在的寺庙道观,总能知道一些官场的事情,有的还不为人知。 就像是这里。原文提到,(甄士隐)方欲进来时,只见从那边来了一僧一道。 那僧癞头跣足,那道跛足蓬头,疯疯癫癫,挥霍谈笑而至。 及到了他门前,看见士隐抱着英莲,那僧便大哭起来,又向士隐道:“施主,你把这有命无运、累及爹娘之物抱在怀内作甚!” 士隐听了,知是疯话,也不睬他。 那僧还说:“舍我罢!舍我罢!” 士隐不耐烦,便抱着女儿转身。才要进去,那僧乃指着他大笑,口内念了四句言词,道是: 惯养娇生笑你痴,菱花空对雪澌澌。好防佳节元宵后,便是烟消火灭时。 士隐听得明白,心下犹豫,意欲问他来历。 只听道人说道:“你我不必同行,就此分手,各干营生去罢。三劫后我在北邙山等你,会齐了同往太虚幻境销号。” 那僧道:“最妙,最妙!”说毕,二人一去,再不见个踪影了。 士隐心中此时自忖:这两个人必有来历,很该问他一问,如今后悔却已晚了。 这里,重点看,说他女儿甄英莲,有命无运,累及爹娘。 还要他,舍我吧,舍我吧。 甄士隐不耐烦,抱女儿撤身要进去,那僧乃指着他大笑,口中念了四句言词道: 惯养娇生笑你痴,菱花空对雪澌澌。好防佳节元宵后,便是烟消火灭时。 这里,因为甄士隐的妻子娘家封家,封,原是考试糊了试卷姓名的封吧。 也就是,暂时不说的意思。但封家推断是史家。 故而,这一僧一道的话,并没有应验。从甄士隐的梦里走出来,就被他化解了。 或者说,官场小说,甄士隐也是个能够想到别人接下来要做什么事情的。 走一步算三步。而这里甄家原籍地姑苏,也就是武学上的,借力打力,以彼之道还施彼身了。 或者太极的推云手吧,四两拨千斤。也就是,传统文化所推崇的,先礼后兵。 是别人先算计甄家,而甄家甚至要出宗分枝,保留子孙,以图日后。甄士隐一家三口就是被甄家分出来的。 这里暗伏甄士隐想到了,怎么化解甄家的危机? 当然,也可能是,甄士隐内心里天人交锋。因为金陵甄家也处在官场地动的风暴中。 而此刻的甄士隐,内心天人交锋,一个僧,一个道。 一个转动念珠念经,一个敲木鱼。说明下,木鱼还是串珠,最初是道士在用,和尚是后来才学着用的,可能有改进。 一个劝,一个拦的。其实,甄士隐想得明白了。 只是,还是犹豫。该以什么名义。 来历。 古人都讲究个师出有名,就算是做不好的事情。 为了家国大义。舍小家,为大家。这里至少也是为了甄家好几百口人呢。 士隐心中此时自忖:这两个人必有来历,很该问他一问,如今后悔却已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