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临时起意安排初音一家来新火星组织演唱会,我们在这里又停留了两天,在这段时间里,废墟部族的移民工程也初步尘埃落定,按照规划,二十二艘运输船着陆的地方就形成了二十二个巨大的居住群落,每个居住群落平均下来容纳了足足数千万人,如此数量的人口当然不是一座城市能够满足的,因此所有移民点都被工程部队在最短的时间里建设成了大城邦。
我们再次使用了希灵帝国招牌式的战舰投放技术,将移民用的巨型运输船原地固定,让它们当场变形扩展成要塞城市,同时以这些拥有强劲能源和大量工厂的要塞城市为中心,建立由一座主城市和十几座卫星城组成的城邦。工程部队大量使用了预制并存放在公共超时空资源库中的殖民建筑,这些由量产主机和建造者提前组装好的建筑有可以调节至绝大多数生命宜居环境的维生系统和通用的组合式接口,只需要两到三个自律机械和几分钟时间,它们就能与其他通用接口组装起来,形成一大片连绵的建筑群,就好像积木一样,没有上限地急速扩展,这种东西随着帝国附庸种族数量剧增,以及对外殖民要求愈发提高而被大批量制造出来,并存放在每一支工程部队的空间资源库里面,只要有需要而且有足够的人手,我们能在二十四小时内让一个星球铺满单元楼。
当然还有三室一厅。
尽管通用居住模块造型实在不怎么美观(也就是几个立方块堆积起来),而且为了兼容尽可能多的生命环境,它们的维生系统多多少少有点不够舒适,可废墟部族仍然对新家无比满意,他们中绝大多数一生都没见过如此完全不漏风的房子,还有一些人首次见识了崭新的室内数据终端和不间断的供水,尽管是最基础的设施,这些东西也足够让他们惊叹起来。
不得不说,这些在废墟世界中长大的移民们简直是太容易满足了。
以后新火星上的殖民格局在很长一段时间里应该也不会发生大的变动,除去避难所里的原住民之外,新移民在北半球拥有二十二个城邦和一个首府,二十二个城邦的管理机构是原本废墟世界的修道士团队,每个地区主教就是城邦的最高领袖,而首府则是位于避难所附近的那座生态穹顶,大主教约德仍然是整个部族的领袖。
尽管一切都尚待建立,但基础已经打下,在帝国的扶持下,这个世界应该很快就能繁荣起来。
而对这个世界的原住民,避难所中的公民们,我们也有格外关注,首先帝国驻本世界的舰队会确保新火星上两个部族之间的和平,并保证新移民不会侵害到避难所的利益——虽然这个可能性极低,但提前做出这种安排是必要的,然后是大量的技术支持和物资支持,我们确保避难所可以有足够的技术和资源来对外扩展,这个世界很大,废墟部族又没什么野心,再加上当地帝国舰队的监控,避难所在很大范围内都可以安心发展。
初音一家子在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