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月初春,夕阳西下,天边云彩被渐染成了一抹赤色。</p>
暮色之中,紫宸殿屋顶上的飞檐琉璃闪烁着微弱的余晖,朱红的柱子支撑着朝天檐,金色的龙纹在墙上闪烁,宣示着王者的威严。</p>
紫宸殿内,皇帝端坐于龙椅之上,手持奏折,额头微微皱起,显露出内心的不悦。一旁的袁福默默站着,不敢打扰皇帝的沉思。</p>
大殿中央,清秋阁辅政大臣梁余庆俯首跪地,额头上满布皱纹,如同岁月的刻痕。他身着朝服,衣袂拖地,脸上满是紧张和焦虑之色。</p>
皇帝听了西北灾情相关之事后,久久没有开口。梁余庆默不作声,只能感受到龙椅之上那股难以揣测的压力。他的唇色随着皇帝沉默的时间,渐渐泛白。</p>
良久,皇帝长叹一声,终于开口道:“你是说,西北旱情可以此策缓解?”</p>
皇帝的语气低沉而威严,梁余庆额头渗出细汗。身为两朝元老,他立刻听出了皇帝的质问之意。</p>
“回圣上,此乃中书令与清秋阁众人商议之后的决策。”梁余庆谨慎地回答道。</p>
皇帝看着叩首在地的老臣,言辞冷厉的继续问道:“这便是你们商议的结果?”说完,将手中奏本重重地摔在了龙案之上。</p>
“圣上息怒。”梁余庆颤颤巍巍地回应,说完,紧张地干咳了几声。</p>
皇帝闻声,抬手示意道:“梁大人平身吧。” 又见梁余庆年事已高,便命袁福亲自上前,将他搀扶了起来。</p>
梁余庆谢过恩,立于殿内,仍然保持着谨小慎微的姿态,不敢多发一言。</p>
“此事已经传令下去了?”皇帝询问道。</p>
“回圣上,此事中书令已拟定奏折,还待圣上批示。”梁余庆回道。</p>
皇帝将案边清秋阁新递上来的折子拿来,将其缓缓展开。扫视了一眼上面的内容,默然付之一叹。他思虑多时,几番犹豫,最终还是提笔朱批,然后将折子递给了身旁的袁福。</p>
袁福双手接过批示的奏折,恭敬地交给了梁余庆。</p>
“既然此事已有决策,那便先按此执行吧。”皇帝道。</p>
梁余庆领命,恭而有礼地带着奏折退出了紫宸殿。他明白,皇帝虽然允了清秋阁的请命,但内心却多少有些不快。然而,回到清秋阁后,梁余庆只是将皇帝的批示告知了中书令和众人,其余只字未提。</p>
袁福也看出了其中端倪,见一旁太监递来茶水,他主动接了过来,亲自递给了皇帝,并轻声说道:“圣上还是体恤六殿下的。”</p>
“逸礼初任清秋阁主事,便遇此旱情,着实是令他为难。”皇帝淡淡的说道。</p>
“圣上明察。”袁福应和道。</p>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