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晨。 </p>
秦家村。 </p>
时间来到了十月份,天气逐渐转凉,早上起床身上凉飕飕的,还得披件外套,秋收之后的田间人少了许多。 </p>
一家人一大早就起来收拾东西,昨天跟秦老太约好了一起去镇上。 </p>
家里马上就要开始动工了,厨房还缺不少东西,连多余的碗筷都没有,云准备准备再去置办几套。 </p>
牛叔的牛车停在了院门外,秦老太正坐在上面等着他们,身旁堆着几大袋子的小麦。 </p>
秦礼提着一个大麻袋出来,放到牛车上,云真真紧随其后出来。 </p>
秦老太看着身边多出的一个麻袋,眉头微挑:“老三媳妇儿,你们就带了一百斤去镇上?” </p>
今年干旱,秋收的麦子产量不太多,因为量少,所以更要用这些粮食去换钱,下半年的吃穿用度就得靠这些麦子,还可以换一些粟米糙米啥的回来,能撑更久。 </p>
云真真笑着开口:“娘,你忘了,我们家去年种的少,总共就收了两百斤的麦子。” </p>
秦老太一顿。 </p>
对呀,她咋把以前那个云真真给忘了,以前她一天啥也不干,懒得要死,地里也不忙帮忙,就靠大孙子一个人,能收上来两百斤就已经是老大勤快了。 </p>
就这点儿老三家能撑到明年么。 </p>
他们家倒是有好几十亩地,收上来近一千斤麦子,听着很多,但他们家人口也多,青壮年劳动力多,十来口人,一人一张嘴就等着吃饭。 </p>
今天家里这没了,明天那又缺了,不都得花钱买。 </p>
秦老太想着就头疼,这日子还是得精打细算的过。 </p>
云景和秦礼坐在另一边,云真真也顺势坐了上去,车子晃悠悠的朝着镇上走去。 </p>
半个时辰后。 </p>
柳叶镇。 </p>
一行人搬着大包小包从马车上下来,各自去办事儿。 </p>
云景去了镇上的书铺,最近家里小孩读书多,笔墨纸砚消耗的也很快,云真真专门给了他一笔银子去置办物品。 </p>
云真真和秦老太一起去了镇上的粮食铺子,到了店里才知道,最近县令大人新颁布了一些关于粮食的律令,各大商行收粮售粮不得超过十文钱一斤。 </p>
并且规定各个粮店的粮价也不得大幅度涨动,最高售卖价格不能超过十二文钱。 </p>
以往的大米在七八文钱一斤左右浮动,在收成不好的年代,价格一般会上涨几文钱,若是朝廷不多加干预,各个粮店屯粮积粮,大米的价格恐怕会疯涨。 </p>
到时候粮价飙升,钱就不值钱了,粮食会成为硬通货,也会有很多百姓因为吃不起粮食到导致流离失所。 </p>
云真真没想到县令还能出台这么有效的政令,能减少了不少隐患的产生。 </p>
秦老太这次来镇上带了接近五百斤的粮食,一半换成了铜钱,另一半换成了粟米,糙米,荞麦这些主食。 </p>
云真真本来想把一百斤麦子都换成大米回家吃的,但在秦老太炯炯有神的目光中,她默默的换了五十斤粟米。 算了,等下次来的时候不跟秦老太一块儿了,自己全部买大米。 </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