宫里太监乘着夜色而来,必有大事。 “陛下宣殿下明日进宫。” 秦风有些疑惑不解。 顿时有年老亲卫上前,将银子塞进了那太监的手里。 那太监摸着怀里银子,脸上褶皱都笑出了菊花。 “奴婢谢过殿下赏赐。” “也没甚么大事儿,就是汪相劳累过度,病了。” “奴婢告退了。” 宫里太监急匆匆的来,也急匆匆的走了。 他的话。 让人有些摸不清头脑。 汪相病了。 这跟秦风有什么关系? 所有国事,基本都被压在汪大洋身上,一肩扛着。 人都瘦得不行,全靠一口气撑着。 如今生病,不也是相当正常的事儿? 来到京都。 秦风别的没感觉到,就感觉到京都人生病是真的要命。 这里的医疗条件,终究还是太差了。 “王妃最熟悉京都,也许清楚什么原因。” 红鸾突然开口。 只是许宁儿也摇头。 “臣妾也不知,只知晓汪大洋与京都臣子的关系极好,说的话大臣们也肯听,再加上跟父皇跟的早,才坐到了今天这个位置。” 秦风直接回去。 “多想也无益,明天进宫就知道了。” 一夜好眠。 只是许宁儿似乎有些惴惴不安,总是不自觉的往秦风身上靠。 她害怕明天会出事儿。 次日清晨,秦风与王妃直接入宫。 秦风去乾清宫。 许宁儿则去坤宁宫拜见马后。 与秦雄英吃吃喝喝之下,没多久便等来了庆皇。 “老六外面冷,进殿里说。” 庆皇打量着秦风的穿着。 “已经冬天,老六穿得太少,老了会生病。” “将朕的披风给老六披上。” 庆皇话落。 便有宫人将金色的披风,披到了秦风的肩上。 披风的后面。 赫然绣着五爪金龙。 “父皇,这不太好。” 秦风避让了下。 早朝需天不亮就进行。 这披风显然是给庆皇准备,害怕庆皇冷的。 服饰规制属于帝皇制。 如今庆皇要将这披在秦风身上,算是什么事儿? 试探? 虽然看庆皇的样子,没有试探的意思,单纯的怕秦风冷。 可出了黑弓会的事儿。 秦风觉得有必要避嫌。 最关键的,是皇帝这个职业太累,全年无休。 庆皇见秦风避开,最终道。 “那就快点进殿吧。” 庆皇的脚步不免加快了两步。 王得水则派人快步前往乾清宫,提醒里面给烧得暖和些。 入了乾清宫,秦风赫然发现宫里出现了很违和的东西。 辽地来的铁炉子。 就坐落在庆皇龙案不远处,炉火被烧得红彤彤的,上面还坐着铜水壶,听动静快要冒热气了。 “到炉子边上,暖和。” 庆皇说了声,褪下了多余的防寒外套。 秦风揉了揉鼻子。 京都这点冷,对秦风而言根本不算啥。 只是乾清宫里架起了铁炉子,挺突兀的。 “父皇,要不儿臣给你送套暖气,比炉子舒适。” 秦风想了想。 “要不直接来套地暖。” 地暖,也是如今辽王府内升级的取暖设备。 基本是暖气的升级版。 在殿内地面铺设大量的散热铜管,管子里冬天流过热水,屋子里就变得凉快。 到了夏日,管子里注入从井里打上来的冷水。 屋子里的温度也就随之下降。 那套地暖,除了昂贵之外,基本没有什么其他坏处。 毕竟架设到里面的是青铜管。 可庆皇直摆手。 “暖气好归好,可咱就喜欢这铁炉子,咱刻意从范阳带回来的,意义不一样。” “咱就喜欢看炉火,看水烧开了冒热气,暖气什么都看不到。” “可惜宫里人为了安全,给煤换成了木炭。” 庆皇叹息了声。 原本庆皇是要烧煤的。 可后来又算了笔账。 煤炭在北方,价格比木炭低廉多了。 可一旦运送到京城,价格比寻常木炭也不差多少。 路途上还要浪费大量的人力物力。 庆皇算了算,最终也默许了烧木炭的行为。 京都每年靠烧木炭生活的,也有不少人。 父子俩在这皇宫内,围炉而坐,手里各自捧着一杯热茶。 咋说呢? 给秦风的违和感挺重的。 “父皇昨夜刻意派人召儿臣进宫,出了大事儿?” 庆皇叹息了声。 “汪相病了,怕是难当宰相,已向朕辞相。” “你大哥今天去探望汪相去了,今日叫你来,是为了胡庸。” 秦风也瞬间明白。 庆皇昨夜派人来,竟是为了这。 “父皇打算升胡章事为相?” 章事,便是平章事。 不是宰相。 却可知宰相批阅所有奏疏的内容。 胡庸终极愿望。 便是当宰相! 如今他的愿望,恐怕就快实现了。 “朝中如今也分了几派,淮南派、浙东派。” “胡庸也是淮南老臣,可硬生生搞出个北派,北方官员,如今基本都听胡庸的话。” “真打算任用胡庸为相,也方便协助太子往北迁都。” 秦风愕然。 胡庸的部下,任用了许多辽地官员。 正是这些辽地官员,让胡庸的功绩变得越发耀眼。 “父皇任命就是,为何要来问儿臣?” “胡庸与老六你走的最近,可大婚时,却并未来京,老六你如何想?” “这个儿臣还真未注意。” “朕查了礼单,胡庸送来的礼物也平平常常,又挖走老六你诸多能吏,朕就想问问你。” 庆皇注视着秦风。 “是否对胡庸有所怨言。” “若老六你不爽此人,那就换个人选来当这个宰相。” 搞了半天。 庆皇这是在顾虑秦风的感受。 在庆皇看来。 胡庸麾下那批辽人官员,都是胡庸挖秦风墙角,给挖过来的。 而且大婚也没来。 是不是跟秦风之间,出现了什么问题。 “儿臣与胡章事并无嫌隙。” “真的?” “真的。” “那就好,过完年后,朕就打算下诏书,升胡庸为相。” 庆皇脸上带着笑容。 “除了汪相推荐此人外,朕也派人问过李相,也觉得胡庸是最合适的人选。” 秦风严重有些迷惑。 胡庸的人脉关系。 似乎挺强啊。 “父皇,有个黑弓会的事儿,儿臣觉得有必要跟你说说。” 秦风对谁当宰相,并不在意。 跟秦风的关系并不大。 可黑弓会这个毒瘤。 必须得跟庆皇对对颗粒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