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这边,冯健的妻子借着合作交流这个幌子,搞了偷袭,院方来不及准备,真的让他们成功地将死者的直系亲属从精神病院中解救出来。 这些人重获自由后,杨凯深知时间紧迫,因为这必定会引起冯宝坤的警觉。 因此,他叮嘱老陈尽快取得亲属们的口供。 与此同时,另一边则在秘密组织请愿书。 起初,推动请愿书的进展十分艰难且不易,但当死者的亲属被释放出来,并通过他们声泪俱下的叙述,迅速点燃了民众的情绪,使得请愿书得以更好地向前推进。 大约七天过去了,请愿书终于完成,而口供也已经整理完毕。 于是张海良的调研工作也正式开始了,而杨凯则早已做好了相应的部署。 他特意安排了一些记者全程跟进报道,表面上看,这似乎只是为了给张海良这位新任领导创造业绩,但实际上,这一切都是按照杨凯精心策划的计划在推进。 为了确保计划的顺利实施,杨凯还让陈煜和杨文博二人提前在张海良调研的必经之路上,悄然安置好了死者的家属们。 要知道,做到这一点可不容易,毕竟他们需要打通各种关系,否则这些家属根本不可能如此轻易地出现在这里。 紧接着,杨凯又精心组织起死者的直系和旁系亲属,并带领一大群人拉着横幅、手持众多请愿书,直接向张海良讨要说法,希望他能站出来为大家主持公道。 这样一来,张海良就有了足够的理由去启动相应的程序,可以名正言顺地对这起案件展开深入调查。 如此一来,整个事件的发展便完全在杨凯的掌控范围之内。 冯宝坤的案子就会由张海良来主导掌控,如果他能够顺利地解决掉这个棘手的案子,那不仅会让他自己在农垦系统里树立起崇高的威望,而且还能获得广大民众的深深拥戴和坚定支持! 这样一来,岂不是一箭双雕、两全其美! 于是乎,所有事情皆如杨凯事先所料想一般,在视频报道里突兀地涌现出一大群人对冯宝坤的检举揭发。 冯宝坤心知肚明,这里头定然少不了杨凯从中作祟,可他却寻觅不到丝毫证据。 因此,他无暇顾及杨凯那边,匆忙赶赴总局疏通关系,期望张海良知难而退,对这起事件采取冷处理手段。 要知道,事实上杨凯这边确实并未掌握到确凿无疑的实质证据,比如死者因何而亡,死者之女被囚禁于何处等等,所以无法直接就定冯宝坤的罪。 然而,可以确定的是,死者亲属上访却遭关押进精神病院,这显然是冯宝坤在工作时采用暴力手段解决问题以及推诿责任导致的后果。 所以,眼下这些已足够让冯宝坤吃苦头了,这也是杨凯最初的打算,即在该事件中暂且给冯宝坤一点颜色瞧瞧。 毕竟,杨凯为冯宝坤精心筹备的“厚礼”尚在后头呢。 果不其然,当张海良对这个案件展开侦查的时候,死者的死因只能被判定为一场意外! 由于当时的技术水平有限,根本无法对死者的真正死因做出明确而具体的判断。 更糟糕的是,那个时候连基本的监控设备都尚未普及,这无疑给案件的侦破工作带来了极大的困难。 然而,对于冯宝坤这种敷衍塞责的恶劣行径,相关部门也并没有坐视不理。 他们对冯宝坤不依法对死者进行司法鉴定就匆忙火化的行为予以严厉谴责,并对他暴力对待死者家属、甚至将其无情地送入精神病院的做法实施了应有的惩罚。 最终,冯宝坤被处以记过处分,这倒是出乎杨凯的预料之外。 原本以为冯宝坤会因此被贬职降薪,看来一定是他托人找关系走动了一番,才保住了自己的职位。 不过,对于这样的结果,杨凯还是能够坦然接受的。 毕竟,此次行动的目的主要是向冯宝坤发出警告,让他知道自己并非可以随意欺负的对象。 事实上,这只是杨凯计划中的第一步,接下来,他还有更多的“大招”等待着冯宝坤。 因为一直深埋在冯宝坤身旁的那颗定时炸弹,最近似乎也开始蠢蠢欲动。 这段时间以来,陈亮与张丽丽之间的关系异常亲密且打得火热,而造成这种局面的主要原因,则是由于冯宝坤一直无暇分心去照顾张丽丽。 与此同时,陈亮趁机对张丽丽展开了极为猛烈的追求攻势。 面对如此情形,张丽丽最终还是选择了顺从,乖乖地投入到陈亮的怀抱之中。 这样的发展结果完全符合杨凯之前的猜测。 正所谓物以类聚、人以群分,他们俩可真是一丘之貉、志趣相投!眼看着大鱼这么快就上钩了,杨凯知道自己接下来应该采取下一步行动了。 于是他找到了李鹏,将接下来的计划详细地告诉了他,并向他阐述了其中的利害关系。 李鹏听后,毫不犹豫地答应了下来。 如今的李鹏,已经成为了冰省一家颇具权威性的农业公司的经理。 而这家公司,其实是杨凯早有预谋、特意嘱咐李鹏去涉足的。这家公司由李鹏直接参股,一经上市,他便顺利获得了较高的股权份额,并荣升总经理一职。 当然,杨凯如此布局,并不是因为他预知未来的能力,提前知晓自己的政治生涯将会与农垦系统产生交集。 而是因为他深知,冰省作为一个农业大省,进军农业领域无疑能够为李鹏的商业帝国奠定坚实的基础。 正因为如此,李鹏才会早早地参股这家农业公司。 现在,终于到了发挥其作用的时候了。杨凯交给李鹏的任务,便是与陈亮商谈一笔重要的生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