琅琊港愈发繁华。</p>
来往的船只穿梭不断。</p>
船运的兴盛,给琅琊带来了巨量的财富。</p>
齐国本就是战国之中最富裕的一国。</p>
当年苏秦来齐,临淄人口七万户,吹竽鼓瑟,弹琴击筑,斗鸡走狗,六博蹋鞠。</p>
人群摩肩接踵,挥汗如雨。</p>
齐人殷实富足,才有当年稷下学宫之兴盛。</p>
“我看琅琊已远超当年临淄。”</p>
子婴踏上水泥铸就的宽大码头,对着来迎接他的几人拱手。</p>
然后便说出了这句话。</p>
人群中不乏有齐国旧人,神氏族长便笑了笑,“如今琅琊有户十万,已远超临淄。”</p>
对于隔壁的齐郡,他多有关注,济水沿岸,堤坝掘通后,水陆畅通,也有一番兴盛景象。</p>
“平准令,太仓令,两位大吏携手而来,不日琅琊当再上一阶!”</p>
琅琊郡守笑着迎上,口中客套话便出来了。</p>
曹参则迎上萧何,“上吏,好久不见了!”</p>
“哈哈哈,参还是如在沛时一般。不过富态了不少,这港务令做的很舒坦嘛!”</p>
曹参连忙摆手,“莫要高声言语!”</p>
子婴笑道:“港务令直属少府,这里可没有你的上吏,怕甚?”</p>
一时欢笑声不断。</p>
不多时车马行到琅琊郡府。</p>
众人坐定,子婴便道:“我俩由国都乘船而来,经德水到济水,水路行舟,速度倒也不慢。</p>
一路巡视商路,出了济水入海口,才真见识了海洋辽阔。</p>
陛下所言,海洋中有大财富,当真不假。”</p>
“二位可尝了东海海鲜?”</p>
萧何应道:“一路三餐,未曾落下,如今还没吃出个头绪来。”</p>
“哈哈,海洋物种众多,若要食遍,那怕要花费一生时光。”</p>
侍从上了清茶,堂内冰鉴内也加了冰块。</p>
温度顿时降低了不少。</p>
这时忽闻远方有轰隆雷声,一片阴云似乎在北方聚集。</p>
“海畔风云莫测,特别是夏末初秋,最不易远航。”</p>
琅琊郡守话音未落,又有雨声渐近。</p>
瓢泼大雨击打在屋顶青瓦上,轰隆作响。</p>
“天地之威,不是我等可以违背。”</p>
萧何透过玻璃窗户,看向远方雨幕,感叹一句。</p>
“看来我俩行程要改换马车了。”</p>
“二位还要往南?”</p>
子婴点头,“陛下巡视北疆,我俩便代为巡视南境。</p>
近日惊闻老武成侯薨,行程才稍稍减缓了一些。”</p>
众人一阵沉默。</p>
六国故地的很多人对这位老卒的观感很不好。</p>
近些日琅琊郡酒肆销量暴涨,负责经济的吏员便猜测这便与王翦去世有关。</p>
只是这些饮酒的人是庆贺还是缅怀,他们便不知了。</p>
倒是没有人大肆宣扬,毕竟月报上也就一个讣告而已。</p>
秦始皇并未大肆赞颂其事迹,多少是有些照顾六国故地之人的想法的。</p>
“东门群岛可有最新消息?”</p>
“最新的也是十日之前。耽罗到琅琊千里路途,海风顺畅也需十日。</p>
这个季节风浪不定,怕需要更久些。”</p>
曹参统管海路,最近对外用兵,来自耽罗的所有情报都会第一时间抄送到他这里。</p>
“看时间应当也就在这一两日内便会有新的消息传来。” “耽罗商路最近平缓了不少,我听说那些商贾意见不少。”</p>